正文 詩事年表(1 / 2)

1971年

農曆八月,生於四川省達州市達縣堡子鎮五村八組。

1981年

小學三年級,聽老師課堂朗誦《周總理,你在哪裏》,莫名激動。

1986年

初三,讀到李白、李商隱等,學寫古體詩。

1990年

高三,手頭有本《朦朧詩選》,得知北島、顧城、舒婷等人大名。

班裏流行汪國真,讀後覺得差。

1991年

入四川大學哲學係。

對詩的全部理解就是《詩刊》和《星星》,大量閱讀。

1993年

與同學合辦油印刊物《星地》。自任美編,始作詩。有一期自覺寫得不錯,強烈要求多送幾本給中文係女生。

於某期《星星》上讀到昌耀,印象深刻。

1994年

讀顧城《英兒》,受震動,覺得好。

1995年

畢業紀念冊上有人留言:“寫詩的男孩,願你的生活充滿五彩”,有點感動。覺得把“寫詩”和“男孩”連在一起讀很好聽。覺得自己是“男孩”而且“寫詩”真好,有種病態的感傷之美。

7月,畢業。車上,望著窗外送行的同學,“寫詩”的“男孩”放聲大哭。

9月,入達州市某職業中學任政治教員。10月,借調入市委宣傳部,專門從事宏大敘事。

1996年

不堪體製蹂躪,怒回原中學。

與一電工於校長麵前拳腳互博,以點數告負。

1997年

郵購了幾本詩集。其中封麵為歐陽江河的那本,裏麵內容全錯印成了肖開愚的。草草讀罷。

1998年

回四川大學哲學係讀研,專業為中國古代哲學。

與舊友葉偉、師弟賀新華過從密。

1999年

喜海子詩,也想死。夜臥於床,常想象身下是鐵軌。

受口語誘惑,有詩作。讀韓東、朱文《斷裂:一份問卷》,覺得有理。

結識沈應輝。因沈引薦,參加“1812”詩歌朗誦會,結識“幸福劇團”杜力、蕭瞳、胡未、韋源、冉燃、文迪諸位。尤與杜、胡二人過從密。

在與眾友交遊中,習詩漸入正途。

因嫉羨杜、胡、蕭三人風度,暗中謀劃留長發。

2000年

常與杜力、胡未流連於“詩生活”網站和川大工會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