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1 / 2)

馬某某,男,54歲,漢族,已婚,吉林師範學院教師。人院日期:1984年6月7日。

病曆摘要:

患者間斷性胃腺脹滿、疼痛32年,加重4年。患者於32年前,由於生活飲食不規律而誘發胃脘部脹滿疼痛,吐酸水,燒心,柏油樣便。而後去東北某部隊醫院治療,做上消化道造影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澳瘍,經治療症狀消失出院。但此後常因情誌改變或勞累而誘發。3年前因勞累而見胃脘疼痛,納呆,大便潛血、在吉林222醫院做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而收入院治療2個月,諸症減輕出院,出院後因工作勞累病情複發,經治療(用藥不詳)效果不佳,慕名前來我院就診,以萎縮性胃炎收人院。現症3胃脘脹滿,隱痛,納呆,便溏,日行2~3次,遇涼則痛甚,喜溫喜按,噯氣頻發,胸脅脹滿,後背疼痛。舌暗紅,笞薄黃,:脈弦細滑。既往有髙血壓病史,27年前患過淋巴結核已治愈,否認有肝炎、傷寒等傳染病史,無煙酒嗜好,家族中無同類病患者。

查體:發育正常,營養中等,自動體位,全身皮膚無黃染及出血點,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顱無畸形,鞏膜無黃染,咽都無充血,扁桃體不大,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胸麻發育正常;兩側對稱,兩肺叩清音,肺肝濁音界於右側無外傷辛術及過敏史鎖骨中線第五肋間,兩肺未聞及幹濕性羅音,主動解嘛聽診區第二心音亢進,各瓣膜未聞及雜音,腹平軟,劍突下有壓痛,肝脾未觸及,脊柱四肢及神經係統未見異常。

X線檢查:心肺膈未見異常,心電圖:大致正常心電圖,竇性心律。上消化道造影印象:胃炎。B超檢查提示:慢性膽囊炎,合並膽石症,肝、脾、胰、雙腎未見占位性病變。

胃鏡檢查:1983年6月3日在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做胃鏡檢查。報告:食道、賁門、胃底正常,胃體粘膜皺襞紅白相間,以紅為主,粗大,色澤粉紅,胃角正常,胃竇粘膜皺襞充血,紅白相間,以白為主,地圖樣改變,可見粘膜下血管呈樹枝狀,分泌物量少,粘膜下有出血點,幽門可見,形狀圓,開閉自然,十二指腸球部未見充血水腫,球後未見憩室。診斷: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病理診斷:慢性胃炎,腸化輕度。

1984年6月14日我院做胃鏡檢查報告:食管,賁門,胃底,胃體滯留液量較多,稍獨,粘膜橘紅色,敏襞規則,胃體下部小彎側及胃角粘膜花斑狀,胃竇粘膜薄,色白,血管透見呈樹枝狀。幽門可見,形狀圓,開閉自然,十二指腸未見異常。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中-重度腸上皮化生。

中醫診斷:胃腺痛。

西醫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伴中-重度腸上皮化生。

治法:和脣降逆,通絡止痛。

方藥:胃病1號。

每日1劑,水煎兩遍,分2次溫服。

1984年6月21日二診:患者胃胺脹滿、疼痛減輕,心前區痛亦未發作,脅脹滿略減,薛背痛近幾天消失,飲食好轉,由日進食150g增至日25,寐安,大便清稀,日6次,經脲蕓香正氣水後大便成形,次數減少,舌暗紅,苔黃微膩,脈弦細,繼續服上方治療,煎服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