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大橈戰艦整體的長度是二十六米,寬八點八米,高五米,甲板以下隻有一層底艙。在甲板上也並沒有船艙的設計,船體中部豎著兩根高度超過六米的主桅杆,掛的是典型阿拉伯三角帆。在船幫的下層兩邊有三十六個槳門,按照蘭斯特的介紹,這種船是眼下最為先進的軍民兩用船,可以用帆也可以用人力劃槳,船底超大的貨艙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
趙龍奧特的原因不是因為這船造的太好或是太過歪瓜裂棗,而是看著這麼大的船心裏直為用掉的各種材料和金幣心疼。原本他找來的船匠本就是二三流的工匠,建這個船廠也不過是圖一個全麵基建,打好基礎的念頭,根本就沒指望用他們造出好東西來。因此也就沒有下過什麼硬性指標,或非得要他們造出一艘好船來,甚至他還清晰的記得曾經交代過這些船匠們隨便造艘捕魚用的舢板或者將村裏幾艘殘破的小漁船修補一下就行了。
可沒想到這些二流的工匠們居然冷不防給他造了這麼大的一艘船出來,就現在這個時候要這麼大的船來幹嘛?而且就算有船,宋邦也沒可以停靠的碼頭供這大船停泊呀!
“蘭斯特,你出來一下?”看著工人們一個個露出的期盼眼神,趙龍還真不好發火,忍住怒氣將蘭斯特叫了出來,想要聽聽他的解釋。
蘭斯特屁顛屁顛跟在趙龍身後出了船廠,沒等趙龍出聲就邀起功來:“噢!上帝護佑!大人,您終於回來了。您可回來得太是時候了,拉斐爾說今天可是下水的好時候,要不然大人您可能會趕不上呢。這艘船大人您看怎樣?我敢保證,這是我見過造得最好的船,它的用料可都是我親自查驗的……”
趙龍壓著怒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道:“這艘船看起來還不錯,但我想知道,我們有碼頭供它停泊,並有足夠的水手將它開動起來嗎?而且我還想知道,這艘船我們能用它來幹嘛?”
“噢!大人……”蘭斯特似乎聽出了趙龍話裏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的躬身退了一步,小心翼翼的向身後看了一眼後這才悄聲道:“大人,我也知道這些問題,但我相信大人您肯定會想出辦法。而且現在鹽場每天都能生產出兩千磅的上好雪鹽,已經快把倉庫給塞滿了,如果我們可以用船將這些雪鹽運往君士坦丁堡、墨西拿或者羅馬,就可以將它們換成金幣。”
“你也知道這些問題?”趙龍沒想到蘭斯特如此坦白,倒也不好繼續埋汰他,隻能是轉過話題道:“造船的費用是多少,你計算過嗎?”
“大人,很便宜,我們的首席船匠拉斐爾知道在的黎波裏一家快要倒閉的造船廠中有著大批現成的原料,我隻花了五千第納爾便全部買下。現在這批原料隻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應該還可以造出三艘……”
趙龍很是無奈的打斷道:“我是問,這樣的一艘船,具體需要多少金幣。從原料到人工,你有詳細的計算過嗎?”
“這……沒有!”蘭斯特很不好意思的低下頭,看樣子他還真沒有計算過。
“好了!給造船廠裏的工人每人發一筆賞金,具體多少你看著辦。這艘船造好之後,所有的造船工作全部停止……給我先把所有的漁船都修理好。另外讓你的人去選一個地方,先把碼頭給我建起來。”現在木已成舟,趙龍總不可能讓人將造好的船給拆了,粗略的交代了蘭斯特一番後,這才重新回到船廠好好打量起自己名下的這艘新船。
對於船,趙龍也是一知半解,或許說他對於後世遊艇的理解,要更多於這種古代的木製槳帆船。但眼前這種被稱之為拜占庭大橈戰艦的船型,卻恰巧是趙龍稍稍有所了解的一種。
大橈船是一種地中海地區最為流行而又最為古老的船,它的家譜源自於古希臘羅馬的三層橈船和三層劃槳戰船。而它的發展過程也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初,因為那時在某些南歐國家的艦隊中還遇得到它們。
一般來說,常規大橈船的尺寸應該是長為五十至六十米,寬為長度的三分之一,有兩根張著三角帆的桅杆。但隻是在有風的天氣裏從一個港口駛往另一港口時才會使用這些帆,在無風的天氣裏就要靠槳來幫忙,與敵方相遇時也隻有靠劃槳才能投入戰鬥。
而趙龍手下的這些二流工匠們顯然不能掌握真正大橈戰艦的製造技術,所以造出來的船不但體型袖珍,甚至隻有一層甲板,而不是真正意義上大橈戰艦的多層甲板,所以隻能稱其為大橈貨船。這樣的船隻能在平靜的海麵運載人畜貨物,真要作戰恐怕隻能成為埋葬水兵的一個個活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