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鑽石——印度神像的鑽石眼睛(1 / 3)

鑽石啊,如此閃亮的鑽石。你是天空墜落的星星嗎?

手捧一束光,你就是陽光的結晶。

露水凝固的外形,晶瑩剔透的內心,那樣光亮,那樣透明,一顆顆,俘虜了多少人的心。

鑽石啊,璀璨耀眼的鑽石。你是天空的賜予,你是大地的贈禮,你是幸福的象征,還是愛情的賭局?使人舍命追求,使人魂牽夢縈,使人絢爛了雙眼。

將你的美麗會聚於指間,許下一生愛的誓言,愛情綻放在你的心間。

然而,殊不知曾經的你卻沉溺於肮髒的強盜手裏,在更加肮髒的王冠上閃耀,那時的你還有現在的光芒嗎?一顆鑽石沾染了多少眼淚,溶解了多少鮮血,刺疼了多少人的心靈,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不,鑽石,你就是你。你永遠是純潔的,而對與錯都是人類的。怎麼能把所有的罪惡歸結於你的存在?

啊,鑽石,我愛你,喜歡你的美麗,愛上你的容顏,如若有一天,你帶著愛的旨意出現在我麵前,那就證明,我將和你不離不棄,因為,你將帶我走向愛情最終的歸屬——婚姻的殿堂。

一顆顆鑽石,一個個曲折離奇的故事,怎麼能一下子訴說得盡?

我們常說的鑽石就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的礦物,也就是鑽石的原石。從另一方麵來說,鑽石就是在地質深處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人類文明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但人們發現和初步認識鑽石的時間卻很短,僅僅隻有幾百年,在此之前,鑽石一直帶有神話般的宗教色彩,人們對它充滿著崇拜和畏懼,但另一方麵,大多數人都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征。

1.礦物名稱:鑽石的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出自於古希臘語Adamant,主要的意思是堅不可摧的物質,是公認的寶石之王。

2.鑽石的摩氏硬度:10,也就是天然礦物中的最高硬度。

3.折射率:2.417

4.密度:3.52克/立方厘米

5.色散值:0.044(高)

6.購買評價:買鑽石一定要複檢 ,如果IGI和GIA的證書在官網上可以直接查證,那麼就不必再複檢。

7.鑽石的切工:所謂的切工,是指切割鑽石時要依據其原石的外形,將鑽石切割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過程。其中,最受大家歡迎的八種形狀有:圓形、橢圓形、欖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形及祖母綠形。其中,圓鑽是最常見的形狀。

8.鑽石屬天然礦物,其脆性也相當高,用力碰撞仍會碎裂。

9.全內反射臨界角:24.5

10.鑽石的清洗

(1)清潔液洗淨法

用一個小碗或茶杯盛裝溫水,隻要適當的容器就可以,然後在水中調好適量的中性清潔劑。將鑽石浸在水中,用軟毛的刷子輕輕刷洗,然後再用一個網篩將鑽石兜住,用溫水衝洗。最後用一條柔軟的無棉絨布拭幹即可。

(2)冷水浸法

用一個小碗或茶杯,將鑽石浸在水中約30分鍾,然後用一個柔軟的小刷子,在鑽石前後左右輕輕刷洗,再在水中揮動一會兒,拿出來用紙巾或者是棉絨布拭幹即可。

(3)快速清洗法

購買一瓶質量較好的珠寶清潔液,連同附贈的容器,然後按照說明洗滌鑽石即可。

11.鑽石的保養

(1)如果在做家務時,最好不要讓鑽石首飾沾上含氯的清洗劑,雖然它不會損壞鑽石,但是會使鑲托褪色或變色。

(2)如果洗碗或做粗活重活時,請不要佩戴鑽石,鑽石雖然堅硬,但是若依其紋理方向受到重擊很有可能出現刮損。

(3)每年將鑽石首飾拿給珠寶商檢查一次,查看鑲托是否鬆脫與磨損,然後重新讓其固定和擦亮。

化學成分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99.98%的碳。也就是說,鑽石其實是一種密度相當高的碳結晶體,這也是唯一的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寶石,屬等軸晶係。晶體的形態多呈八麵體、菱形十二麵體、四麵體及它們的聚形。純淨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有強金剛光澤,均質體。值得一說的是鑽石的硬度,它的硬度為10,也就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它的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是剛玉的150倍。鑽石還具有發光性,在日光照射後 ,夜晚就會發出淡青色的磷光。如果X射線照射,就會發出天藍色的熒光。還有就是鑽石的化學性質相當的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與酸和堿反應,也就是說酸、堿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鑽石與相似寶石、合成鑽石的區別:

在寶石市場上,常見的鑽石贗品有無色寶石、無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鋯、鈦酸鍶、釔鋁榴石、釔镓榴石、人造金紅石等。1955年,合成鑽石首先在日本被研製成功,但是並沒有批量生產。這是因為合成鑽石要比天然鑽石生產的費用高,所以在市場上,我們見到的合成鑽石很少。區分鑽石和其他代替寶石的方法主要看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等。拿仿鑽立方氧化鋯來說,它多無色,而且色散強、光澤強、密度大,隻要用手掂重就可以明顯地感知。還有釔鋁榴石,其色散非常柔和,用人的肉眼是很難將它與鑽石區別開的,但是通過一些化學手段便可以很輕鬆地鑒別。

形成原理

其實人類真正地揭開鑽石內部奧秘的時間很短。曾有人說金剛石就是鑽石,殊不知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鑽石隻是金剛石經過精加工後而成的產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探索鑽石的形成也就出現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這樣說,鑽石是世間最簡單的寶石,其成分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分基本相同,如果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和較高的壓力下,結晶而成的是石墨,但是如果在高溫和極高的氣壓及還原環境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種缺氧的環境中,那麼碳元素便可以結晶為珍貴的鑽石。

為了便於理解鑽石的起源,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含有鑽石的原岩。自從鑽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我們不斷聽到這樣的故事,如人們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鑽石,其實這就說明位於河流上遊某處存在含有鑽石的原岩,這些原岩被風化,漸漸破碎,鑽石就隨水流被帶到了下遊地帶,而比重大的鑽石就被埋在了沙礫中。那麼,鑽石的原岩到底是什麼呢?話說在1870年,人們在南非的一個農場的黃土中挖出了鑽石,從那之後,鑽石的開掘就由河床轉移到了黃土中,堅硬的深藍色岩石就存在於黃土下麵,它就是鑽石的原岩——金伯利岩。那麼什麼是金伯利岩呢?我們所說的金伯利岩,形成於地球的深部,是一種含有大量碳酸氣等揮發性成分的偏堿性超基性火山岩,在通常情況下,這種岩石中會含有來自地球深部的橄欖岩、榴輝岩碎片等,所以它的主要礦物成分是橄欖石、金雲母、碳酸鹽、輝石、石榴石等。有一部分的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漿形成於地球深部150公裏以下。由於這種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發現,所以就以該地名來命名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含有鑽石的原岩,它就是鉀鎂煌斑岩,這種岩石是一種過堿性鎂質的火山岩,主要成分是白榴石、火山玻璃,一般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其中比較典型的產地為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科學家們對來自世界不同礦山的鑽石及其中原生包裹體礦物進行了一係列的研究。通過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有以下這些:首先需要的壓力在4.5Gpa~6.0Gpa,換種說法就是相當於150km~200km的深度;其次是溫度,一般都在1100℃到1500℃之間。按照理論推理,鑽石可形成於地球曆史的各個時期或階段,但是就目前所開采的礦山而言,大部分的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以及12億年到17億年這兩個時期內。拿南非的一些鑽石來說,它們的年齡都為45億年左右,這就表明了這些鑽石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已在地球的深部開始結晶,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

鑽石的形成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曆史過程,這一點從鑽石的主要產地得到證明,因為鑽石多出產於地球上古老的穩定大陸地區。另外,還有一種形成鑽石的方式,那就是地外星體對地球的撞擊,這種撞擊可以產生瞬間的高溫和高壓,也就是鑽石產生的條件,比如1988年,蘇聯科學院報道在隕石中就發現了珍貴的鑽石,但這種作用形成的鑽石並沒有經濟價值。

產地分部

世界上主要的鑽石資源與產地是澳大利亞、博茨瓦納、加拿大、納米比亞、南非、巴西、西伯利亞等地。目前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以色列特拉維夫、美國紐約、印度孟買、泰國曼穀。其中安特衛普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全世界的鑽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這裏完成,“安特衛普切工”也就成為了完美切工的代名詞。

目前,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這其中澳大利亞存有6.5億克拉,紮伊爾5.5億克拉。按目前的開采水平來計算,現有的鑽石儲量隻能開采25年,但隨著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礦區被發現,近幾年來,加拿大鑽石儲量呈現出明顯增加的趨勢。自從鑽石被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也就是相當於17.5億克拉,而現在全世界每年開采的鑽石都在9000萬到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的鑽石占17%到20%。20%寶石級鑽石的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的價值,這也充分地顯示出寶石級鑽石的珍貴性,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成為百姓們都可擁有、佩戴的大眾寶石。

一、太陽神的眼睛

鑽石的文化源遠流長,今天人們更多地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征。在古時候,南印度安得拉邦有一座太陽神神廟。這座神廟和別處的太陽神神廟有所不同,因為廟內的神像並不是太陽神蘇利雅的真容。這座神像如果從正麵看,神像尊踞在象背上,仔細看一下有些像太陽神蘇利雅。可是如果換了另一個角度,就像是另外一個人了。除此之外,這座神像更加特別的是,他的眼眶裏沒有眼睛,卻僅僅嵌了兩顆亮閃閃的鑽石。據說這是當地出產的最著名的兩顆金剛石,一顆名叫“科赫·依·努兒”,另一顆叫做“捷利·阿·努爾”,分別是“光之山”和“光之海”的意思。

如果不了解曆史你便不會懂得這其中的秘密,從熟悉曆史掌故的僧侶那裏我們得知,他原本是古代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國王。由於失去了眼睛,他的眼前一片黑暗,這種黑暗折磨著他痛苦的心靈。由於他對富貴不甘、權利不喜,心中充滿了對百姓的擔憂,一心渴望能夠重新看見外麵的世界萬物,還有就是他愛著的王國臣民,於是他便把自己整日地關在宮內,用一種神秘的泰盧固語,向天空中的太陽神蘇利雅祈禱。“神啊,您是那樣金光燦爛,法力無邊。”他祈禱說,“請賜給我光明吧,讓我在您的靈光引導下,重新睜開眼睛,治理我的王國。”太陽神終於被他的善良與虔誠真心所感動,於是便撥開雲霧,射出兩束金色的光線。這兩束光線穿過窗戶射到他的眼睛裏,他那原本失去了神采的眼珠瞬間明亮了,從他的眼睛裏反射出萬道金光,恰如兩顆晶瑩閃亮的金剛石。更為讓人驚歎的是,在一片金光的映照下,他的容貌也發生了變化,似乎有些像太陽神蘇利雅,但是又有些像他自己的影子。但是無論如何,他恢複了光明,重新變了一個人。

“蘇利雅下凡了,附在我們的國主的身上。”臣民們用敬畏而驚歎的口氣不停地議論,他們將他看成了太陽神的化身。從那以後,這位國王為了不辜負神靈的救贖,他更加愛護自己的百姓,將自己的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國泰民安。他的眼睛像大陽光一樣明亮,靜靜地坐在王宮寶座和出巡的象背上,他明察秋毫,懲惡揚善,扶助困苦,安撫貧苦臣民的痛楚,懲治貪婪官吏的野心,於是國內安居樂業,人人生活幸福,深得臣民愛戴。於是等到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便修了這座與眾不同的太陽神神廟,並且選用了兩顆最珍貴的鑽石做了他的眼珠。他幻化成了降臨人間的太陽神,同時太陽神也幻化成了他。

這座奇異的太陽神廟,引來了世界各地的遊人來參觀,人們都為他的善行讚歎,同時也為神像的眼睛而感到驚奇。但是另一方麵,珠寶也引來了許多心術不正的壞人。不知在什麼時候,神像的一隻眼睛——“光之山”鑽石被偷盜者竊取,經過萬般周折,這顆鑽石終於在遠隔千裏的德裏蘇丹國的王家寶庫裏被發現。安得拉邦的太陽神變成了一隻眼的神像,隻留下了一顆“光之海”鑽石。從那之後,為了保護這顆珍貴的鑽石,僧侶們加強了防衛的措施,並且派人專門看守,不允許任何人的走近。雖然隻有“光之海”,但是太陽神蘇利雅的靈光依然存在,那顆寶石是如此閃亮,而這座神廟仍舊是世間最奇特的太陽神廟。據說,國王祈禱太陽神的“泰盧固語”和“安得拉”,是同一個詞的不同讀音,所以這個土邦就名叫安得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