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衲適逢白日王,太子投(2 / 2)

眾藩王一一回藩地了,太子朱標在宮中思念母後,多日茶飯不思,體質漸弱。朱元璋對朱標道:“你要振作起來,不要一味悲傷了。”朱標道:“是,我知道了。我現在已經開始投入公事之中了,父皇,我今天有兩件事想跟父皇商量的。”

朱元璋道:“盡管說吧。”朱標道:“第一件事是關於我的老師宋濂先生的,宋先生的長孫宋慎被牽連到胡惟庸桉,他們祖孫是無辜的,求父皇饒恕宋家,饒恕宋先生。”

朱元璋閉目良久才睜開眼睛道:“關於宋濂的事,你的母後已經替他求過情了。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想刺殺朕,幸好太監雲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來告發了這件事。朕要查平時與胡惟庸來往的人,其中就有宋慎了,宋慎已經被正法了,原本連宋濂也要殺的,但你的母後說民間百姓家為孩子請老師也會禮遇始終,何況是天子家,宋濂久居鄉間,一定不知情,要朕放過他的老命,她又在當天的飯桌上全用了素菜為宋濂作福事,所以朕決定放過他了,隻是把他貶到茂州,所以你不用再為他的事擔心了。”

朱標淒然道:“孫子被殺,晚年被貶,可憐先生一代鴻儒,恐怕也是活不久的,但還是謝謝父皇肯放過宋先生。第二件事是關於都禦史詹徽的,詹徽這人太險刻了。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審核一些重桉,其中的許多犯人都應該釋放,但詹徽就是不肯。”

朱元璋道:“詹徽的想法是對的,剛猛治國正合朕的胃口。”朱標道:“治理天下,應該以仁厚為懷。”朱元璋冷冷道:“等你當了皇帝,再實行你的仁政吧。”朱標道:“父皇!殺人過濫,恐傷和氣!父皇一坐上皇位就殺了不少功臣了,他們都曾冒死為父皇打天下的,父皇放過他們吧!”

朱元璋也不回答,隻叫太監捧了一個盤子過來,盤子上有一根棍子,棍子上布滿了剌。朱元璋叫太子執起棍子,拿在手上,太子麵有難色道:“這棍子上都是剌,我拿不起來呀?”朱元璋微笑道:“朕讓你拿這個棍子,你不敢拿,就是因為你怕棍子上的剌。那些功臣就是棍上的剌,朕幫你把剌除了,你就可以拿起這棍子了。”

朱標低頭沉默了一會兒後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堯與舜都是上古的著名聖賢君主,朱標的意思是你做皇帝如果好,你的臣民也會好,朱元璋聽了大怒,這小子不知好歹,朕看你仁柔,搞不定那些驕兵悍將,朕好心幫你清了障礙,你反而頂撞朕不夠好,所以臣民不夠好?朱元璋脾氣火爆,一怒之下就拿椅子去扔朱標,朱標隻好逃出去。

朱標逃跑後,朱元璋漸漸平息怒火,把椅子放下,坐了下來歎息道:“朕那些被封在外麵做藩王的兒子們一個個耀武揚威,擁兵自重,然而這個國家的繼承人卻是這麽一個仁柔的性子,將來朕死了,這傻孩子該怎麽辦才好呀?”

其實現在這種強枝弱幹的情形完全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他殺功臣,讓自己的兒子取代功臣去全國不同的地方守關,同時找了全國最好的人材,收集最好的書籍來教太子,太子被那些儒家思想灌輸多了,講仁孝道德,自然跟那些在長期鎮守藩地,接觸軍事的藩王不一樣。

正在憂思之中,外麵就傳來太監們的尖叫:“不好了!太子落水了!太子跳入太液池自殺了!”朱元璋嚇了一大跳,衝了出殿外,隻見朱標在水裏慢慢向下沉,嚇得他直叫道:“快救太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