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記者招待會(1 / 3)

參加會議的美國代表團人數在22個國家中名列第一,共用了兩架波音868客機,達到了1100人之多。如果隻是為了開會而來,顯然是多了一點;如果是未來的戰爭和美日之間的複合這個人數似乎又差了少許。

通過對美國代表團成員的分析,竟然發現他們帶來了很多工程技術人員,這些人極少露麵,而且有很多人屬於私人科技公司。

一個國家級的會議,怎麼會帶著私人公司的人員來參加呢?而且另外一些數據分析師是幹什麼的?

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陸揚當然是不會忽略這一點的。但陸揚和喬治華森在散會時的碰撞讓不少人看到了火星碰地球的前奏,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世界的未來將會是怎麼樣的,這也讓陸揚的記者招待會更加地火爆。

二號會議大廈三號會議室是大會指定召開記者招待會的地方。一個開闊的大廳裏麵能容納一千位記者,但是被來自世界各地三千多名記者擠得水泄不通;而且,在大廳外的走廊上、樓梯間、一樓大堂、會議大廈外麵……等等地方還有九萬多名記者聚集在這裏,廣場上、樹上、房頂上全都是預向裏麵衝的人。

沒人想到情況會這麼嚴峻,一下子搞得大會組委會非常被動。大會隻好把記者招待會的地點挪到了可容納萬人的主會議中心,利用國家和媒體單位限定人數;同時,開放七個會議大廈掰百十個會議室,利用電腦聯動,采用網絡實況轉播和提問的方式同步進行。除此之外,在廣場上擺滿了五萬多個座位,並采用巨型立體投影的方式進行直播。

因為按排量的巨大,原定在下午五點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到了晚上九點才如期召開。

在此期間,陸揚、國防部副部長孫向東上將、徐雲曼以及邵博指派來的協助者——******發言人蕭海一直呆在大會的提供的貴賓室裏。因為是私人的記者招待會,絕大部分問題必須由陸揚來回答記者的發問;於是,孫向東和蕭海不停地向陸揚灌輸著國家的外交政策、回答記者問題的技巧、常用的官方辭令、這場記者招待會最有可能出現的提問的問題及答案、關於中國的敏感問題(台灣問題、西藏問題、東-突、人權、知識產權、******等等問題)上政府的對策和官方語言集錦。

對於陸揚這種對政治有抵觸情緒的人來說,邵博知道收效會甚微的。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和即將到來的大行動,邵博要求陸揚必須配合,強行記憶。在知道不能隨性發揮後,陸揚感到很無奈。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他隻好大力配合,兩隻耳朵同時戴上受話器,左耳朵聽蕭海的灌輸,右耳朵聽著孫向東的教誨。

盡管陸揚接受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左右大腦分工,記憶快速,連吃飯的時間也用上了。但是,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對於一個政治小白來說,還是太短,也隻能掌握一些皮毛和規定的語句而已。這對於刁鑽的記者“毒舌”們來說,遠遠不夠。但是熟話說得好,陣前磨刀,不快也光。隻要用心去準備,一定會差到哪裏去的。

東京時間21點零二分,陸揚四人在警衛的護擁下,走進了記者招待會的主會場。

當他那標誌性瘦削的身軀出現在主席台上的時候,全場來自各個地方的一萬七千人記者全部都站起來,鼓起掌來。

陸揚的臉上顯然是經過化妝師畫過妝,在水銀燈下,他的臉膛紅潤,一身中國海軍少將軍服,顯得挺拔而精神十足。

隻見他微微一笑,很隨性地坐在主席台中央的位置上,孫向東、蕭海一左一右,徐雲曼充當主持人,在最邊上。

已經不是初次麵對這麼多人了,陸揚顯得很淡定。但是對於這麼多的記者,還是首次。

當他的眼睛掃向台下那些密集的長槍短炮、心懷叵測的毒舌們,想到這些東西即刻就將自己的話傳遍全世界,陸揚的心裏也難免敲著小鼓,一陣發虛。他不怕回答不上來他們問題,他隻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會說錯了話。那將是補也補不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