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龐大的車間,一部悍馬懸浮飛車停在東麵的車坑上。這部飛車長度八米,寬2.4米,可折疊機翼展開足有21.6米寬;加上可拉高懸浮螺旋槳,總高度3.6米。此時正有七八個技術人員和工人正在那裏幹活。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能量!如何得到超過以前一倍的輸出能量呢?”宋昀看著陸揚,期待著陸揚給他答案。
陸揚沉思了一會兒,一邊圍著悍馬飛車走位看著,一邊說道:“現代渦輪發動機技術的研究已經到達了燃料利用率的巔峰,現代核裂變動力技術危險性極大,磁約束或慣性約束等離子體核聚變技術僅僅研討出建立托馬克式改進型反應堆,其約束條件和技術條件非常複雜,在航母上使用都顯得巨大,更別說是在這種小直升裝置上使用了。美軍的悍馬飛車在第一代研製時,其動力輸出要比現在大,裝甲厚度也達到了重型裝甲的厚度。但是成本太高,造價昂貴,以至於美軍部隊配置不起,於是又對起每一個指標重新斟酌,降低性能,才會有現在的第三代通用型兩用飛車的出現。”
陸揚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低成本,高性能。
說到這裏,陸揚蹲在車頭邊上,伸手打開電控的六管重型機槍槍口的罩子。知道這種機槍口徑12.7毫米,射速達到每分鍾3000發。如果使用高爆性能子彈,集中攻擊一輛普通型的裝甲車的裝甲,可以再半分鍾之內將其打成窟窿眼。由此看來,攻擊實力已經很強悍了。
看到這裏,陸揚又說道:“宋韻,如果你簡單地疊加功能上去,也僅僅隻是重複著美國人的老路,實質上沒有原理上的突破。”
“不會吧?”宋昀一邊翻看著自己收集的資料,一邊說道。對於飛車他已經收集了最詳細的資料,而且做了多年的研究準備工作。應該不會犯陸揚所指的錯誤。“我想使用的是磁力噴射動力係統,將整車的螺旋槳去除。類似現代化都市中使用的無軌道磁力飛車一樣,但是如何在實際作戰中建立空中磁力軌道?這就是一個難題。”
有機地建立約束性的磁場,為飛車提供磁場運動的動力,這已經不是難題。但那還是沒有脫離磁懸浮列車的模式。外觀看,它是沒有鐵軌的;但實際上,這要在軌跡上每一段距離建立一個磁極,脈動磁極的變化速度,也就決定了磁軌道上飛車的速度。在一個荒蕪的、任意海麵上,這種磁力軌道絕不是事先搭建好,這就決定了磁懸浮戰車的使用性能的局限性。
“單磁極係統或者反重力係統都有人在研究,但是現在成本都極其昂貴,僅僅把那麼高精尖的技術應用到一部運兵車上,現在還衛士過早。我認為,在現代戰爭中,空間戰機、超音速戰機、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等梯次分明,配置已經非常充分。這種悍馬飛車,在沒有解決懸浮動力之前,純屬雞肋的技術。他隻能增加陸軍的進入或撤出戰場的速度,造成在局部地區處於優勢兵力而已。你如果想要改造它,不妨聽聽我的建議如何?”
陸揚很有耐心,要是在之前,他絕對直接說出解決方法,然後佛袖而去。
“好,我就是要你的意見的,我卡殼了。”宋昀更加期待地說道。他現在是唯陸揚馬首是瞻,也不執拗於自己的夢想。
陸揚拍了拍特質的鋼甲,說道:“有效地防禦,不僅僅是加厚護甲一個辦法。鋼鐵的密度大,質量大。對於飛行的東西是個致命的弱點。所以,你不妨從更改裝甲開始,原有的10毫米的鋼甲,你可以根據以色列使用薩姆塔主站坦克上的夾心合金絲狀主體原材料。把這套鋼甲更換成三層多米合金複合板,你也可以考慮多米合金,重量可以減輕60%。這樣的話,不僅可提高高溫抗打能力,而且彈藥儲備數量也成倍增加。對於發動機的材料。如此下來,整車的質量減小,動力未變,也就相當於成倍提高了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了。作為一個攻擊性武器,他的堅固性反而要忽略,其速度和戰場反應能力倒是要追求的。這就是我的意見。”
多米合金是一種鈦釹合金在納米的基礎上嵌接融合成為混合物,成熟技術。美劇超級阿帕奇的外殼也使用了這種東西。但是他也不過是在隻能放子彈,對於高爆性能的導彈、大殺傷力火箭彈和高能地雷來說,依舊不會管用。
攻擊和防禦的關係就像是矛和盾,永遠沒有能當任何矛的盾,也不存在能擊破任何盾的矛,二者的關係是相對而言的。
對於運動的攻擊性武器,就要看你急需哪一方麵得功能了。
作為留學歐洲的宋昀,自然是知道矛盾的不恒定道理。
但是武器係統他已經做了很大的調整,加強了一倍不止,甚至在車頂隔層內加裝了三個導彈發射架,可以發射六枚國產東神28空對地導彈(類似美軍地獄火Ⅳ型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