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重要人物(1 / 2)

海軍總部有位年僅21歲的少將,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但因為陸揚隻在總部去了一次,所以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對的上號。

當他和龍振海一起走進會議室的時候,盡管他走在一群高大威猛的軍人堆裏很不起眼,但是在座的人還是注意到了他,注意到他肩上的少將軍銜。

20歲成為少將,這在中國的建軍史上並不稀奇,也不是先例。但是那是在戰爭年代的事情,在和平年代,20歲能做到上校已經是一件難於上青天的事情了,更何況是少將了。所以,雖然陸揚的肩膀上隻有一顆星,在這件會議室裏比比皆是,但他的一顆星閃耀的光芒已經超越了那些兩顆星,甚至是三顆星的老將軍們。

年輕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希望,更是一種前途。

少年強,則中國強。大家的眼神中沒有嫉妒的意味,反而是對陸揚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陸洋的左邊坐著的是徐雲曼,右邊是楊靖。雖然陸揚上任作戰處處長已經有兩個多月了,但是楊靖還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和陸揚相處。從第一次見到陸揚的臨陣不亂的表現,到後來陸揚一項項強硬的作戰措施,楊靖在心目中早已了解了這個現中國最年輕的將軍心中所想。

少年老成,少年智者,這就是他對陸揚的評價。

雖然陸揚沒有上過一天軍事大學,沒有係統的理論,但也就是因為這樣,他的方案往往自成一格,不受理論的羈絆和束縛,讓他可以天馬行空,揮灑自如。但誰又知道,陸揚學的軍事思想和理論的廣度和深度超過任何科班出身的將軍,加上他那個海量存儲的記憶力,超越光腦運算速度的運籌計算力,他形勢、戰略布局的算度已經達到了細致入微的境界。那一個個方案和行軍路線,絕非信口開河,完全靠著想像臆造出來的;而是通過周密的計算和驗證才得出來最佳方案。

在陸揚的腦子裏,有一個軍事庫。裏麵存儲了全球所有的、可以得到的軍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地形、兵力部署、守軍火力狀況等等方麵的數據。隻要用到時,他都會根據局部的形勢變換,利用數學理論和某些軍事上的基本定式,推演出影響全局的形勢變化。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為牽涉變量因素太多。幾乎每一個參戰的士兵、每一寸不同的土地、每一個氣溫氣象參數……每一刻不同高矮的樹苗等等都是影響局部戰役結果的變量,就是把它們變成一個龐大的數學模型,用超級計算機去計算,也不是一年兩年能計算出來。但軍事上,有一種叫忽略,數學上有一種變量名叫主要因素變量。陸揚在腦子裏建立了一個打分和分析係統,將那些特殊的事項都已十分製來標記,比如軍隊訓練有素,曾經戰功顯赫,可以打8分等。

除此之外,陸揚通過那些軍事書籍,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軍事思想、判定原則和決策方法,隻是這套思想和方法沒有得到檢驗,需要在實戰中去印證而已。

今天的會議作戰處領導要發布作戰方案,陸揚下車的時候就說了,他不會上台去講解,到時仍然由楊靖去講。他會坐在台下,認真地聽他講。

作為海軍總部的作戰處高級領導,楊靖雖然不能清楚地知道四大洋中每一個島嶼,每一片海域,但是他已經非常了解了,而且對中國四海的了解度到了清楚到每一公裏土地和每一片海洋。他有自信上台將陸揚的方案深化,將其講得透徹。但依然覺得壓力很大,因為這是頭一次在陸揚的眼皮底下講解作戰方案。他怕自己講得不夠精彩,沒有把陸揚方案的神髓講出來。所以,在陸揚睡覺的時候,他也閉上眼睛,將陸揚的方案關鍵處在腦子裏默想起來。

十幾分鍾後,周懷國、總參長錢建平、海軍幾位副司令員來到了會場,會議室的議論聲一下安靜下來,不知誰喊了一聲:“起立!”,所有的將軍們都閉嘴,刷地站了起來,向門口走進的首長們敬禮。

楊靖並不是在睡覺,所以命令聲一響,他就騰地站了起來。但是陸揚這時卻睡得很香,居然那麼大的聲音沒有把他喚醒,所以當全屋子的人都起立的時候,隻有他一個人腦袋耷拉在沙發靠背上睡覺,甚至鼻翼中發出微微的鼾聲。

因為陸揚位置在第一排,此舉即刻成為這裏最矚目的目標,所有的人(包括最後一排的人)全都注意到了他,更別說是從門口走進來的周懷國和錢建平了。

99%的人們心中都不約而同地歎息了一聲,“唉,這孩子怎麼一點組織紀律性也沒有呢?一點也不知道輕重了,這麼重要的會議怎麼可能睡著了呢?以周大胡子的脾氣,被罰強行軍十公裏,外加負重一百五十斤,這都算是最輕!唉,還是太年輕了,需要磨練呀!”

徐雲曼一意識到陸揚還在睡覺,馬上伸手拉了他一下軍裝。但誰知道,這一拉,陸洋耷拉向右邊的腦袋一下耷拉到左邊來,眼睛還是沒有張開,而且雙肩聳了一下,身子拱了一下,調換了一下睡姿。軍帽被他這一動,掉到身上,跟著滾落到地上。一下子把陸揚亂糟糟的頭發顯露出來。但是,陸揚罔若不知,咂吧了一下嘴唇,鼻翼中發出更大的呼嚕聲——“呼……嚕……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