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編寫程序(1 / 2)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陸揚並沒有故技重施,僅僅將長城計算機公司將於明日舉行捐贈儀式,向1020項目捐贈十八億四千萬的計算機硬件。墨武毫不猶豫現場拍板,捐贈價值為15億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和網絡設備。同時,為了答謝微星科技,他將自己總結出的一項網絡控製技術,一朋友的名義和微星科技交換,交換價值30億。

當第二天,捐贈儀式上,柳下揮看到了墨武的時候才知道,陸揚先從他們那裏拿到了誠意,然後將這份誠意轉到墨武的麵前,那時墨武也無法不交出誠意了。

門票並不是從陸揚手上購買,是陸揚虛擬的“朋友”,五十億的巨資,陸揚拿來幹什麼?這個朋友是誰?而且公然把客戶介紹給了“朋友”,1020項目雖然白白收益了,但是總讓人覺得蹊蹺。人們不禁要問,陸揚跟他這個朋友關係也太好了吧?

如果安姌都不知道的話,誰也不會知道了。

大家現在還沉浸在免費獲得三十多個億的計算機係統中,覃江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覺,項目這才開始,陸揚就為項目帶來不同尋常的開端。

項目領導出席捐贈儀式的有1020項目副總指揮宋子超,(他是從北京專程趕來的),1020項目總指揮的助理覃江,基地財務總監肖德貴,副總設計師蔡敏寬、計算機中心主任錢偉等人,陸揚並沒有出席捐贈儀式的簽字。他在“藍光”實驗室呆了一夜,到簽字儀式開始時還沒有出來。

但是長城計算機公司和微星科技都沒有覺得奇怪。作為商人,他們沒有不滿足的地方。用墨武董事長的發言“隻有國家的強盛才是生意長盛不衰的基本保障”來說,即使沒有得到陸洋的補償,他們也是心甘情願地捐贈的。更何況,昨晚上兩家同時收到了一份技術轉讓合同。

合同的發起方是陸氏科研基金會,基金會是個非盈利性組織,負責人是龍靜安。三方在當晚就秘密地、分別地簽署了合同,並約定十天內款到付貨。

這個陸氏基金會自然是與陸揚和安姌有關,他的目的很簡單,搞科研必須有錢支持,國家的錢隻能專款專用,他不能挪用。但是冷光武器必須同時啟動,那可不是一個省錢的項目,必須由財政來源。除此之外,他還要支持石先鋒的反物質研究,還要支持民間一些有技術得不到政府支持的發明,這就需要更多的錢。和長城、微星的合作也是為了是科研基金會有長遠的支持資金的正當來源。

除此之外,他還要為身邊人謀得一份安定的生活來源,比如石先鋒疾病的治療等等。

促使陸揚下這個決定的還是因為石先鋒的疾病。陸揚擁有了最高榮譽的紫金信用卡,不管多昂貴的消費都付得起。但是這張卡僅限於他本人使用,任何第三人皆不能用意付費。石先鋒在人民醫院檢查身體後,初步治療費用在六十萬以上,這還不包括外來專家來東海的出診費、基因修補實驗和配對、整容等等的費用,所有加在一起,預計需要五百萬以上!

靠著工資,陸揚、安姌和石先鋒都不可能有這筆錢,而且按照入職規定,石先鋒這樣的體質根本不能參軍,也不能得到公職。於是也享受不了那份可愛的公費醫療了。

這讓陸揚真正感受到了金錢的重要,也堅定了他要搞一個基金會的決心。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安姌,安姌當然支持,並全力去協助辦這件事情。

基金會的法人是劉欣,負責人是龍安姌,法律顧問是龍靜安。龍靜安是安姌的大哥,是上海某律師事務所的所長,業界著名的大律師。在陸揚和安姌的請托下,他欣然出任這一職務。劉欣和陸天林仍在北京,等東海市特大間諜案解決之後,就可以回到東海了。

根據戴龍的消息,這次東海國安局內部揪出了三個潛伏特工,端掉信德隆間諜組織共計五十三人,繳獲大批的間諜設備;東海特警隊中潛伏的台灣情報組成員全部抓獲;喬治華森一夥人,在昨天被群眾報告逃進了東海西部的深山老林中,國安局立即出動各路人馬,天上地上對曾經出現的山區進行地毯式搜索,並且已經找到了殘留的蛛絲馬跡,包圍圈也越縮越小。陸揚聞聽此消息,想派胡蒙參加行動。但是被戴龍以陸揚的警衛工作不得放鬆為由,予以拒絕了。

這已經是人民醫院事件發生後的第六天的事情。陸揚隻好安心基地的設計事務。

隨著項目逐漸鋪開,他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既要關注動力室發動機設計的進展,又要和錢偉等人忙著計算機中心的建立,編寫源代碼;還要檢查電力炸彈試驗場組裝進度;另外,為長城公司編寫適合他們的低階神經元操作係統,為微星公司整理神經元網絡技術實施文案……等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哪一樣都不能延遲,都要同時進行。

盡管助手和秘書為他分擔了絕大部分行政事務,而且陸揚擁有超級強大的大腦運籌能力;每天,他還是隻有不到三、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忙得焦頭爛額,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十個人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