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理上看,它融合了俄羅斯和美國兩國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從整體的設計和布局上也能看出端倪。這才是陸揚最覺得煩躁的地方。
美國人最講究效率,設計超額度係數都比較小;俄國人最講究放大戰爭功效,設計係數一般都非常大。二者各有千秋,屬不同的風格。但要把這兩種極端風格捏合在一起,尋找平衡點的話,很容易造成各個係統在非常情況下的衝突。
比如說,核反應堆控製棒的安全進給度的設置。控製棒進入反應堆越深,鏈式反應的劇烈程度就減弱,產生的熱能就小;反之亦然。如果按照美國人的設計,1.2~1.5倍的超負荷度,由此參數就會影響到係統其它所有的設備超負荷參數都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但是裏麵如果增加了俄羅斯的設計風格,那他的設計超負荷最少都在2倍~3倍以上。兩種類型設備連接在一起,就產生材料、緊急情況運轉等等的衝突。尤其是在反應堆是俄羅斯風格,輔助設備是美式風格的時候,這個矛盾就更加突出。
站在這座俄羅斯設計風格的核反應堆高架平台上,看著控製棒在電腦的控製下上下起伏,不斷地調整這反應堆裏核反應的中子濃度,陸揚認真地看著,認真地思索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次抖動。
500MW的核反應堆,按照設計書上標明是1.6倍超負荷餘量,但是從現場設備上看,控製棒的伸縮長度還以加大30%,這就是設計者在選型上對自己設計的信心問題,顧慮安全性能上多了一點的緣故。
胡蒙見陸揚站在那裏不動,也不敢打擾他。他跟龍振海有很多年了,知道一個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最怕別人打斷思路。所以他選擇站在入口,一邊欣賞核反應堆的雄姿,一邊注意又沒有人接近這裏。
雖然在海軍幹了八年了,耳朵聽核反應堆這個詞語都聽出繭子了,但是這還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這東西,雖然看不懂,但也覺得熱血澎湃,很激動。
核反應堆全都是采用全自動控製進行調節的,除了維護保養和按規定巡視的時候,這裏根本沒有人。所以,胡蒙的擔心也真是多餘。但是做賊心虛,他們是偷跑進來的,隨時都有可能被抓出去。
看了一下時間,按照陸揚進來時的規定,三十分鍾馬上就到了,胡蒙這才走到陸揚身後,道:“首長,還有三分鍾到時間了,我們是不是該出去了?”
陸揚從思索中退了出來,感覺時間過得太快了!這才想了幾個問題,就半小時了!
“好吧,我們先出去,還有點問題沒有想清楚,下次再來吧!”係統現在有了他進入的權限,隻要有機會,他就可以隨時進入。
二人按照規定線路和手續,檢查萬身上放射性含量,還是不放心,進了輻射消除間呆了十幾分鍾,這才回到更衣室。
脫了防護服,這才發現身上都是汗,是被封閉的防護套裝捂出來的。剛才二人心思太專一了,根本就沒有注意到。
二人對視一眼,哈哈一笑,換好衣服,走向核反應艙的出口。
老天爺很公平,出來混,總要補償的。二人進來神不知鬼不覺,但是出去的時候,一點也不好彩!
二人剛剛踏出門口,即刻就被三個值班戰士發現了。
陸揚和胡蒙也不反抗,微笑著,任由三個戰士把他們押到主艙門口。
一個戰士進入作戰指揮艙對著覃江和孫浩報告道:“報告總指揮長、報告艦長,陸揚和胡蒙被我們在核反應艙門口抓到了!”
*********
感謝那些給本書真心提意見的人!
謝謝支持維護殺手的書友們!
請大家收藏!會員點擊和推薦票支持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