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千裏之堤(1 / 2)

雖然接觸沒有幾天,胡蒙對陸揚是非常佩服的。盡管他不懂那些技術,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但是每每看到陸揚不凡的表現,眾人對他的推崇,以及陸揚和與眾不同的為人方式,他就感到作為他的警衛員,並沒有虧待子及那一身好武功。

但是,他畢竟才跟了陸揚才幾天,要是說他心裏已經接受了陸揚,那絕對是假話。他跟了龍振海五年,五年的歲月那不是白過的。他的心裏的確還惦記這那些跟著龍振海的歲月,動不動拿當時和現在做比較。

在核反應艙門口,如果換做命令是龍振海下的,他還會不會站一旁袖手旁觀呢?

不,絕對不會!

思來想去,胡蒙絕對似乎是自己錯了。

他一邊向出口走去,一邊詢問遇到的人見過陸揚沒有。

盡管陸揚在基地幹了幾件好事兒,但是陸揚的名氣實在太小,居然基地的人沒有幾個認識他。最後,沒辦法,胡蒙隻好去求助監控大神了。

陸揚並沒有出去,他還有一件事兒沒有處理完,他又回到了潛艇後魚雷艙裏。

這時,那台發射器已經被拆開一個口子,柳澤鵬正在用全息探頭拍攝發射器間隙裏的情況。

陸揚一見這個設備,馬上明白柳澤鵬那句“八個小時就夠用”的原因了,怪隻怪自己,把這麼高級現代化的檢查設備忘記了。不是他忘記,而是低估了基地能有如此先進、昂貴的設備。

一分錢一分貨,全息攝像在這個時候大顯身手,光纖管似探頭伸進狹窄空間裏,將那裏的機械結構清晰地記錄在特殊的計算機裏,然後以多鏡頭的方式合成、投射在大家麵前。

這還是孫浩第一次見到如此逼真的立體全息影像,它就懸在眼前,你隻要伸伸脖子,就可以看到背麵的模樣。

陸揚認真地比對這腦海裏的圖紙,嘴裏問道:“柳工,放大比例是多少?”

“20倍”柳工道。

陸揚圍著影像轉了一圈,眼光不放過任何有用信息。

“發射管內壁有明顯偏置刮碰的痕跡,我們初步判斷正確。看四根彈簧,按照目測,四根底座彈簧中有一根長出大約6毫米,那麼實際尺寸應該是長出0.3毫米。這應該是彈性形變造成的差異,問題應該出在彈簧的材質上。”

陸揚知道,按照製造要求,四根彈簧必須是同批次鋼材同時加工製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機械性能保持一致。核潛艇的加工雖然要求很高,但對於發射管內彈射座彈簧來說,0.3毫米的誤差,勉強是可以接受的。不會造成這麼大動靜,到底為什麼會產生異響呢?

當陸洋疑惑的眼神看去的時候,忽然發現彈簧中低端處有一條發毛的絲線痕跡,頓覺有異,指著那裏說道:“柳工,把這裏放大50倍,再看看……”

這個地方,柳澤鵬也注意到了。馬上吩咐助手調高倍率。“絲線”越放越大,終於,絲線變成了裂紋,而且在其周圍還有若幹發皺的紋路。

放大另外三根,情況大同小異,隻是裂紋沒那麼大而已,但是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發射座彈射彈簧設計壽命是一萬次,就是說要發射一萬顆魚雷。孫艦長,這艘潛艇從你接手到現在,發射了多少次魚雷?”

“三年,全艦絕對不超過五十顆!”孫浩簡短地答道:“陸揚,問題不大吧?”

三年總計發射50顆,十年總計也就隻有150顆左右。加上彈性實驗和實驗調試的次數,潛艇共有十二副魚雷發射器,平攤到每副上,實際操作平均絕不會超過100次。

100:10000,這和設計強度差距太大了!顯而易見,這是彈簧的質量問題!

一副底座四根彈簧都有問題,那沒有檢查的底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