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等價交換(1 / 2)

陸揚並不清楚龍振海為什麼會這樣,也沒有受寵若驚的感覺。但是他明白了龍振海要出手幫助的條件,那就是必須做一個能使電力線路癱瘓的電源盒子,至於其它的事情,他根本沒有在意。反正那個裝置不是送給龍振海的,都是為國出力,這種非常值得。

不到中午,在龍少卿的張羅下,陸揚就成為了中國人民海軍的一員。因為授銜要等著海軍總部批準,軍服暫未領取,但他已經有軍籍的人了。

他現在可是有正式單位的人了,雖然還沒有上班,但是“職業”人員的感覺讓陸揚有些稀奇。

沒想到自己這種體質還能當兵,而且才幾天的時間,從一個敵特又一下子成為光榮的海軍戰士,這個轉變也太突然了。

穿著軍裝,他有些新鮮。這種新鮮勁兒沒保持多久,就被軍服上五星喚醒了他身上的責任。陸洋似乎明白了龍振海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加入軍隊了,那不是尋找靠山,而是要自己明白軍人的責任。

什麼是責任?陸揚不能衝鋒陷陣,那就要給前線戰士提供衝鋒陷陣的武器。

思定之後,陸揚馬上投入緊張的工作之中。閑暇時間,就在“警衛”戰士的陪同下,踏出這個小院子,到黃海艦隊下屬的705研究院查閱資料,做一些小的實驗。

……

三天過去了,龍家三口頭上的敵特帽子卻沒有那麼容易被摘掉。

國安局對黃海艦隊特勤處的調查、“審問”及處理結果均不認可,堅持要龍少卿把陸家三口移交給他們。

黃海艦隊當然不肯,於是僵持起來,相持不下,鬧得不可開交。

對此,龍少卿非常惱火。但龍振海卻老神栽哉地說道:“任何事情都要有個過程,你要允許人家花時間去把事件調查清楚。等過幾天,陸揚的軍銜任命書下來,他就是現役軍官,他的父母也就是軍屬了。”

龍少卿即刻明白父親話裏的話,案件牽涉到現役軍官,就涉及到軍事機密,地方無權審查,需交由軍隊相關部門處置,這就是司法管轄權的問題。

但是又五天過去了,不僅陸揚的軍官批文沒有下來,就連他父母的平反也遙遙無期。而且,海軍總部副政委淩國星、總部犯罪調查處處長樓世傑親自帶人來到東海市。

原來,在相持不下時,國安部東海分局將矛盾上交,請國安總部與海軍直接交涉。海軍總司令周懷國親自打電話給龍振海,命令他配合地方上的工作。但卻藝術地沒有命令他交人。

老領導的麵子還是要給的,但龍振海也看到了轉彎的機會。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他一放下電話,馬上把小院列為軍事禁區,派了一個小分隊的赤龍戰隊站崗,把陸家居住的地方嚴密“看守”起來。沒有他的手令,誰也不能擅自進入小院一步。

至此,一個籍籍無名的、專家判定要死了的年輕人,不僅驚動了國安部的部長,還勞煩了海軍總司令,一時間變成了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

這不知是陸揚的榮幸還是悲哀?

案件一下子又變得撲朔迷離了,但是這些都由龍振海頂著,陸家人什麼也不知道。

他們的心情表現得很平常心。之前的激動、憤懣和不解也因時間的過去,沒有開始那麼強烈了。

這裏設施齊全,風景也好。更重要的是一家三口少有的每天可以坐在一起,看電視聊家常。除此之外,每天安姌還過來,機靈的她總是給劉欣和陸天林帶來笑聲,讓他們忘記了那些不愉快。

陸揚兩耳不聞窗外事,做好數據和設備要不回來的打算,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不許任何人打擾,要了安姌那台筆記本電腦,用了整整三天,按照記憶,結合上次實驗的記憶,將原來設備的圖紙重新畫了出來。

為了感謝龍振海的關照,在父母的催促下,又用了一個星期,將原來的電路優化、驗算,衍生出兩種不同的設備:一種是他心目中的微型粒子矩陣發生器;另一種則是龍振海要的“電力炸彈”。

這項工作,在這之前他用了整整一年,而現在僅僅用了十天,雖然有水到渠成的成分,也沒有製造出樣機,但是有了龍振海的暗示,陸揚感覺到自己的思路一下子拓寬了不少。

又經過三天的複審,陸揚認為圖紙沒有問題了。於是,合上筆記本電腦,陸揚隨手拿起本書,走到院子中那棵大樹下,坐在樹下看書休息。

這本書是從705研究院借的三本書之一,前兩本已經看完了。就這一本,也沒剩多少。

書看得很快,剩下幾十頁書,不用半個小時,就被陸揚“翻”完了!

眯著眼,認真地在腦海中回想這書中的內容。將書中的隻是分門別類,冰雨以前的知識聯係起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這個過程才宣告完畢!跟著,陸揚馬不停蹄,開始深度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幾天,他發覺自己看書越來越快了,比以前快了幾倍!四五個小時就能學完一本書,快得得有些變態。難道自己被打頭,因禍得福,腦子反而變得更加靈活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