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年10月6日
東海市,坐落於黃海之濱,是一座擁有六百萬人口的中等規模的城市。
這裏是南城區的東淼小區,B座101室住著東海大學化學係副教授陸天林一家三口人。
“陸揚,你準備好了沒有?我們快點去醫院,和許大夫約的是十點鍾,不能遲到的。”陸揚的媽媽劉欣對著地下室喊道。
劉欣是一位五十歲的中年婦女,雖然不是很老,但是辛勞在她臉上刻上歲月的痕跡,斑白的頭發,疲憊的雙眼,讓她看上去超過了六十歲。
等了好幾分鍾,地下室才傳來陸揚興奮的聲音,“媽,再給我五分鍾,我再試一次,好像就要成功了!”
劉欣知道,兒子的五分鍾就是半個小時。歎了一口氣,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看新聞。
陸揚,今年二十歲。本來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在全校,甚至全市都名列前茅。十五歲時,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春遊中,忽然暈倒在烽火台上。送到醫院搶救,才發現生了腦瘤。而且已經有擴散的現象。
從那時起,沒有一個學校敢再收他,他隻好輟學在家,修病養生。
醫生曾經斷言,按照陸揚腦瘤的大小,和擴散的速度。如果不開刀做切除手術,絕對活不過三個月。即使動手術,處理得當,也隻能延長兩年時間。
但是,手術費用相當昂貴,前前後後少說要花四五百萬元之巨。如此巨額款項,根本不是陸家這樣普通老百姓能夠承受得了的。再說了,即使現代科技進步了,開顱手術治愈腦瘤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了,但也不過隻有50%。再加上陸家為了買這套二手房,向銀行貸了款,到現在還有幾十萬沒有還清。為了不給家裏背上巨額債務,陸揚說服了爸爸媽媽,放棄了做手術,接受保守治療。
這無異於是接受了死亡!
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孩子,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但是,五年過去了,陸揚還是活的好好的。每個月的檢查結果幾乎都一樣,大多數生理指標正常,發育也非常良好,18歲時,已經超過了陸天林的身高。除了不能做劇烈運動之外,什麼事情都可以做。走在街上,儼然就是一個正常人。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不僅被醫院視為典型案例,更吸引了上海幾個醫學上的權威關注,免費為他檢查身體。
更讓父母驚異的是,陸揚利用這五年的時間,自學了別人要用幾十年才能學完八門外語、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天文學、計算機學、經濟學、工業製造等等方麵的書籍,每一專業造詣之深,沒有任何人知道到了什麼層次。
最近幾年,國際形勢緊張,陸揚又迷上了兵器的研究,時不時地去南郊的廢鐵堆、東海電子廠、大學實驗室等地方的垃圾堆找一些東東回家,把地下室變成了他的實驗室和研究室。說什麼要找出對付美軍導彈、航空母艦和隱形飛機的辦法,而且還神秘地說,他已經有理論依據了,現在就等著實施了。
聽到兒子天方夜譚般的話,陸天林和劉欣不過是笑了一笑。非但沒有阻止他,反而還鼓勵他,“兒子,我們相信你,你做吧,說不定你就能變成我們國家的武器專家!”
“不,武器專家太普通了,要做就做戰爭之父!我要發明一種武器,讓美國所有最先進的武器都俯首稱臣!”
這是一個夢想,而且是每一個中國武器科研人員的夢想。但是,夢想並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
當時,陸天林和劉欣非常震撼,但是私下裏,兒子不在場時,二人又黯然淚下。
劉欣:“天林,兒子有這樣的誌向,我們不能隻局限與口頭支持,我們還是要擠點錢給他買儀器吧。昨天我去地下室看了,電腦是他自己攢的,示波器還是上個世紀的舊東西,他修好湊合在用;仿真機是我弟弟實驗室淘汰下來的老東西,哪裏還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