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鈾彈(1 / 3)

所謂貧鈾是從金屬鈾中提煉出核材料鈾235以後得到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是放射性較弱的鈾238,故稱貧化鈾,簡稱貧鈾。它的密度為19.1克/立方厘米,是鋼密度的2.4倍,與鎢相近。但是,鈾蒸氣有毒,貧鈾也不是絕對不含鈾235和鈾234,並且鈾238也有弱的放射性,因此貧鈾仍有一定的放射性,這些都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對環境造成汙染。

貧鈾彈是以高密度、高強度、高韌性的貧鈾合金做彈芯,爆炸時,能產生高溫化學反應,穿透力極強,性能好於鎢合金彈芯。其主要成分是鈾238,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對人體及自然生態環境危害極大。

什麼是貧鈾武器

自然界裏的鈾是由U-234、U-235及U-238這三種放射性同位素組成。其中隻有U-235是裂變元素,能夠用於生產核武器及核反應堆燃料。當濃縮鈾被提取後,剩下的絕大多數是U-238,以及少量的U-235和U-234,被稱為貧鈾。貧鈾與鉛等金屬一樣是重金屬,它具有高密度、易爆性、貧鈾金屬的高強度及高硬度及貧鈾穿透時的表現出的自發銳性等特性。

貧鈾應用於軍事領域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麵,它既可作利矛又可作堅盾。貧鈾粉末是一種易燃易爆物質,在常溫下就能自燃。在磨擦或撞擊時,能在空氣中氧化燃燒,釋放出大量能量並發生爆炸。用貧鈾做成的金屬棒在動能的驅使下撞擊到物體上後表現出自發銳性特征,穿透能力遠高於一般的穿甲彈。基於貧鈾的這種特性,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開始研究製造各種貧鈾武器。70年代新研製的種型穿甲彈開始裝備部隊。同時,由於貧鈾的密度極高是鋼的2倍多,與其它金屬製成合金後密度更高,因此,貧鈾合金又被廣泛應用於其它領域,在軍事裝備上用途最廣的就是裝甲車的防護裝甲。裝上這種裝甲的車輛一般的炮彈就難以穿透它。現在,美軍的裝甲車一般都加裝有貧鈾合金層。

貧鈾及其特性

天然鈾中,含有U238、U235、U234三種同位素,而隻有U235才能用於核裂變反應,才能作為核武器和核電站燃料,因此天然鈾必須加工處理成高含U235的濃縮鈾。純天然鈾中U235僅占0.72%,U238占絕對優勢,獲取濃縮鈾後剩餘的鈾,U235含量更低。這種U235含量比天然鈾更低的鈾叫貧鈾。美國原子能標準委員會(NRC)將U235低於0.711%的鈾定為貧鈾,美國國防部定的國防部標準為U235含量在0.3%以下,而實際使用的標準是0.20%。

天然鈾和美國國防部使用的貧鈾中各種同位素比率的比較。從表中可以看出,貧鈾中不但U235含量減少了,U234也大大減少了。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就大量使用了貧鈾彈,具體數量至今密而不宣,據估計可能超過80萬枚,總計約3200噸。當時曾大出風頭的“坦克殺手”A-10“雷電”攻擊機,就靠使用貧鈾彈摧毀了上千輛T-72坦克。戰後,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戰地,輻射強度驟然增大,無端患病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急劇增多。緊接著,參戰的多國部隊特別是美軍老兵中也出現了“海灣戰爭綜合症”,患者的痛苦難以言表,給他們本人及家人產生了嚴重的身心創傷,也引起人們對貧鈾彈的關注。1998年8月,美國防部曾專門發表了研究報告《海灣戰爭中的貧鈾彈》,去年12月19日又發表《海灣戰爭中的貧鈾彈(二)》,極力否認貧鈾彈是海灣戰爭綜合症的主要殺手。不過,事實勝過雄辯,貧鈾彈絕對脫不了幹係。

其後,美國在巴爾幹故伎重演,1994-1995年間在波黑使用10800枚貧鈾彈,1999年在南聯盟投下31000枚,嚴重破壞了整個巴爾幹地區的生態環境。由於美國已預做防範,其維和士兵避開了那些受貧鈾彈汙染嚴重的地區,並采取了一些預防措施。所以,這次遭禍害的是美國那些歐洲盟友,這種背後插刀的行為已引起它們的強烈不滿,再加上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布什及其核心幕僚放話要從巴爾幹撤軍,這一切都給動蕩中的美歐關係帶來新的衝擊。

盡管美國軍方和“鐵哥們”英國軍方還在力不從心地拒不承認現實,但世界各國都已對貧鈾彈深惡痛絕,北約多數盟國也強烈要求美國給一個明確的說法。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麵對眾怒,美軍方還頑固堅持要繼續使用貧鈾彈,個中原因無非有三:一是看中這種彈藥的殺傷威力;二是還有大量儲備,包括在日、韓等國都儲備有大量的貧鈾彈;三是另有企圖,即利用這種特殊武器將戰爭的傷害永久地留給對手,不僅讓其在戰時受創,也要令其在短時間內無法從戰爭中恢複元氣,數十年、數百年地承受戰爭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