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封於唐。
故此,堯做了部落聯盟首領之後,為避滔天洪水和魔族的襲擾,從蒲阪遷都,選址唐地平陽,建新城後定名為唐城。
唐城之大,浩浩蕩蕩,方圓足有幾百裏,周圍被青灰色巨石砌成的圍牆包圍,城牆高十幾丈,四方共有八門,有武士晝夜守衛,每天進進出出的行人絡繹不絕,其中又以南門為最,同時南門也是唐城最大的一個城門,城樓巍峨,氣勢恢宏。
唐城北依堯山,南接望都,西望唐水,東銜太行,時有祥雲縈繞,瑞鳥飛翔,是一塊靈氣所鍾的風水寶地,自遷都於此幾百年以來,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建設營造,亭台樓榭,寶坻雅閣,酒肆商鋪,車馬互市,林林總總,已是氣象萬千,蔚為大觀。
唐城已經成為一個繁華的大都城,說其是大荒第一城也毫不為過,同時它也是無數修行強者聚集的城邦,這也為其憑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這些修行強者居唐城的目的自然不同於一般民眾,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目的,或者肩負著某種使命,或者心懷理想抱負,或者大隱隱於市,與普通的民眾混居在一起,尋常時候並不顯山露水。
許由就是隱匿於唐城的眾多修行強者之一,他曾經徜徉於山水田園之間,隱世修行,精研兵法,習慣於閑雲野鶴般的生活,卻在帝堯三番五次的誠心邀請下做了大荒的國師。
但是他的性格上並不喜拋頭露麵,以至於唐城的許多民眾並不識得這經常會在街頭偶遇,身穿青灰色長衫,麵容和善的中年男人,就是傳說中神秘的大國師。
這樣以來,倒為許由在市井街巷間閑遊,順便旁聽一些唐城民眾的真實言語提供了不少便利,沒有人會特別在意他這個尋常的路人,而在不經意間他也能獲得一些自己需要的重要信息。
唐城的這一天是個尋常的日子,與以往的日子相比並無什麼特別,城內並沒有大的事情發生,王宮內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傳出,前方邊關也不曾有魔族襲擾的軍情傳來,不變的隻是尋常唐城民眾的忙忙碌碌,所以,市井鬧巷自然是一片熱鬧非凡。
大國師許由像往常一樣,坐在自己平時常去的離宮城隔了兩條街的一處八角茶樓二樓臨窗的位子上,一邊品茶,一邊居高臨下地看著窗外。
昨夜唐城剛剛落了一場雨,空氣清新,唐城的景物曆曆在目,綠樹遠山,白雲悠然,有微風自敞開的窗子吹進來,沁人心脾。
這一切都令人感到愜意,樓下茶客說話的聲音很大,對於耳力異於常人的許由來說,自然是字字清晰,他們的話題饒有趣味,所以,許由聽得很有耐心。
“大國師的實力,真有傳說中的那麼強嗎?”
“據說大國師的實力已經達到乾元境後階,如果大國師沒有這麼強,當初堯帝訪賢的時候,怎麼會心甘情願地要把君主的位子讓給他呢?看來,這大國師的實力定是在堯帝之上啊……”
“所以,唐城有這麼修行強者居住,也算是我等的幸事啊,盡管四方勢力虎視眈眈,也是不敢輕易來犯……”
“不要過於樂觀了,鯀、危昆、驩兜、共工這些亂臣賊子的實力也不可小噓,乾元境後階又是什麼概念?麵對這些亂臣賊子的拚力合圍,就敢說有必勝的把握嗎?”
“這事情尚未發生,所以,誰也不能妄下定論呀……”
“尚未發生,才更加有趣嘛,賭一局又如何?”
“就算今日設此局,難道你們認為我們之中有誰能熬到結果揭曉的那一天嗎?”
這最後一句,猶如一瓢冷水般澆醒了這些頭腦發熱的人,又是讓這一群茶客一片沉默慨歎,尋常人的歲月又怎麼能熬得過這些修行強者們呢?夏蟲言冰,隻是徒添一些無法去驗證的笑談罷了。
不過,對於這些敏感話題,這些茶客高聲談論,倒是毫不避諱,他們對於修行強者的傾慕,以及朝堂上的事卻是不乏熱情,也是因為帝堯做首領期間崇尚言論自由,期間還不曾有人因言論獲罪。
對於這些市井中的猜測和傳言,許由聽聞之後,也隻是不置可否地置之一笑,帝堯要讓賢,自己不受,自然都有各自的喜悅與憂慮,外人隻是憑空猜測,想當然地認為這樣或那樣,但無論怎樣都會有外人所不能了解的緣由。
茶樓內是這樣一番高談闊論的景象,窗外則又是另一番景象,唐城的街道雖然夠寬,但是在這一片鬧市,沿街兜售的商販,以及自發而來的互市,絡繹不絕的行人塞滿了整個街道,還是讓這寬闊的街道略微顯得窄了一些。
窗外不遠處一群圍觀的人群,再次引發了大國師許由的好奇,究竟是什麼事物能讓這麼多人好奇圍觀?
大國師許由從八角茶樓的窗子裏躍出,飄然間來到人群之外,隔著人群往裏觀看,原來是一個少年站在人群中乞討,不過這少年乞討的方式有點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