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的複國之夢熊熊燃燒,不可遏製,哪怕眾叛親離,手裏的軍隊都不是本族人了,也不後退。這人帶著五萬室韋兵,加上全體後妃、兒子、宗室人員一起出征,殺向了南方。決心很大,可惜命運糟糕,他就是這個時代的衰神,總是在錯誤的時間發動戰爭,遇上錯誤的敵人,沒有一次例外。
他剛剛翻越漁陽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的南支),就迎頭遇上了完顏宗翰。他麵子真大,哪怕落魄到這地步,金國都超級重視他,把金國的二號首長火速派來了。
沒有懸念,耶律延禧輸掉了最後的希望,他靠著五萬人的肉盾,再一次成功逃跑,跑回了夾山老巢。他的故事還沒有完,兩個邀請函跨越千山萬水送到了他的手裏。
一個是宋朝的。由一個和尚秘密送到,趙佶向他許諾,隻要他到達宋朝邊境,一切就安全了。他會得到宋朝皇兄的稱號,一千間大屋的住宅,以及三百個女樂的享受。
一千間大屋!知道北京的故宮有多少間屋子嗎?九百九十九間半。
另一個是西夏的。夏崇宗覺得自己是耶律延禧的女婿,更因為幾乎每一個西夏皇帝都是遼國的女婿,這時老丈人出事了,不能不有個態度,於是派人送信,請耶律延禧過黃河。
耶律延禧真的去了,屁股還沒坐穩,金國的使者也到了。一句話,請眾多的黨項大腦冷靜思考之,是不是想跟遼國一個下場?
夏崇宗不想,但又不情願,就小試探了一下,結果派出去的兵被金軍打得一敗塗地。這下,他終於清醒了,轉身請老丈人哪兒來的哪兒去。
耶律延禧又逃回了夾山深處,他的逃亡生活還會再繼續近兩年的時光。這時順便說一下西夏,自從送走耶律延禧之後,它變得非常安寧,幾乎遊離在時代的大變革之外。遼、宋、金之間的大博弈對它來說幾乎沒意義,直到蒙古人崛起之後,才動搖了它的生存根基,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自己找死。
為什麼呢?因為它窮。
西夏這塊不毛之地,說實話,除了宋朝因為太多的曆史原因,非要跟它打個清楚明白之外,幾乎沒人答理它。又窮又硬,還不講理沒信義,跟它往來有什麼好?
比如金國,眼放著肥到人類之巔的宋朝不搶,難道去和這群黨項人死磕?簡直莫名其妙嘛。這就是從此以後近百年的西夏國運的基調。
它很平靜地生存了下去,在以後天翻地覆的格局下,我會很少提及它,在此算是有個交代吧。回到中原,這時曆史的焦點在平州。
對金國來說,平州的張覺已經是個刺頭,不是切不切的問題,而是稍微切晚一點,就會帶著整個燕雲十六州一起滑向宋朝,把金國的橋頭堡給毀掉。
燕雲十六州,永遠是東亞大地上的異域。誰得到它,都會得到財富與機遇,而失掉它,會失去未來的安寧和話語權。
在完顏吳乞買招回各占地首領,商量繼位大事的階段,張覺有了新動作,除了自己的平州外,他帶著營州、灤州一起歸降了宋朝。前麵提過,平、營、灤三州在遼國統稱為“平州路”,而平州之東是榆關。榆關,就是後來的山海關!
曆來兵家入關,必經山海關。這是燕雲區域防務的重中之重,誰得到它,就等於得到進出中原的大門。這時,張覺帶著這三州一起倒向了宋朝,軍事意義無比重大。
金國人立即就急了,沒等調集重兵,就地派了三千人攻向了平州。三千人,這點兵力就算是在完顏阿骨打的率領下,也隻夠和遼軍在野地裏打架,想攻下燕雲區域的重鎮,簡直是做夢。張覺隻是關上城門,這三千人自己就走了。
張平很興奮,派他的弟弟到開封城報功。趙佶很興奮,派專人帶著敕書、誥命去平州發獎。當天的發獎儀式很盛大,張平帶著平州的頭頭腦腦們出城迎接,就在這時,危險已經到了他的身邊。
金軍突然殺到。統帥是完顏宗望,軍力是十萬人!完顏宗望是阿骨打的二兒子,本名斡離不,俗稱“二太子”,和後來那位家喻戶曉的“四太子”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