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海上之盟 (1)(2 / 2)

宋朝使者馬政的第一句話是:“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宋朝的使者……”阿骨打的臉瞬間布滿黑線,玩我?卻見那漢人的表情很誠摯,說了第二句話,“這是為了友好和尊重。”

馬政回顧曆史,重溫了一百多年前女真人祖先對宋太祖的友誼,又痛斥遼國對四鄰的惡劣行徑,最後提議雙方合作,南北夾擊遼國。

如果金國同意,宋朝才會派出正式的使者。

阿骨打同意了,他派李善慶、小散多、渤達等三人帶著國書、禮物,隨著馬政渡海到宋境的登州上岸,轉道京城開封,來見趙佶。

可以說,這時金國的誠意遠遠大於宋朝。完顏阿骨打對盟友極度饑渴,趙佶突然從天而降,簡直讓他欣喜若狂。

雙方談得很愉快,趙佶很滿意,派朝議大夫、直秘閣趙有開為正式使者,帶著詔書、禮物渡海去金國簽約。這時是第二年,公元1119年的早春時分。

使者團走到登州,準備上船出海時,意外發生了。趙有開突然得病,病得又急又重,直接死亡。緊接著開封城接到了在遼國的內線報告,說遼國冊封完顏阿骨打為東懷國國王,兩國已經成了友好之邦。

趙佶鬱悶,這還搞什麼,一下子雞飛蛋打。都東懷國王了,這幫野人簡直見利忘義。他下令使者團回京,隻派呼延慶送李善慶等人渡海。和金國結盟的事,不談了。

注意,是不主動提了,而不是終止。

到年底時,呼延慶回來了,他帶回來最新的局勢報告,和完顏阿骨打的一個口信。報告裏說,所謂的東懷國王是確有其事的,當時遼國把遼東京道一帶割讓給了金國,讓阿骨打成為國王。但是阿骨打卻憤怒了。

他跳著腳地質問,東懷國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東邊的感恩戴德的附屬小國?女真人已經打下你們遼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了,還不能平起平坐嗎?

阿骨打回信,說遼國想求和,必須以皇兄之禮尊敬他,每年向他進貢遼國的土特產,除遼東京道之外,還要把中京、上京、興中府三路州縣也割讓,並且以遼國的親王、公主、駙馬、大臣的子女為人質,把宋、西夏、高麗等國的往複書、詔、表、諜待等文件都交出來。這樣,他才同意。

耶律收到信之後,欲哭無淚,這些同意之後,誰是誰的附屬國?遼國還是一個主權國家嗎,拋開土地、人質,隻以各國的文件來說,交出去等於把平等外交權廢除了,而遼國一直是以上位者身份出現,不管是與宋、西夏,還是高麗,都是主人老大哥,這反差也太大了吧。

但是,總比上戰場動刀槍強……於是乎,兩個死敵之間走馬燈一樣穿梭著使者,在各個條件上討價還價,雙方誰也不讓步。

金國想進一步消耗遼國的士氣和實力,消化剛剛吞並的國土民眾;遼國放不下大國架子,哪怕一點一滴的好處也不想讓,比如阿疏,這個女真人的叛徒,哪怕完顏阿骨打要了一千次,耶律們也不給。

時間就這樣拖了下去。

完顏阿骨打的口信是,宋朝的皇帝啊,我很尊敬你,但是你了解情況嗎?我現在已經打下了遼國的半壁江山,足以贏得你的友誼。這樣,如果你真想結盟,就快點寫國書來。如果還是以詔書的形式和我通信,我不再理會了。

詔書,是皇帝對臣子的文件格式。趙佶交給趙有開的,就是詔書,而不是兩個平等國家交流時用的國書。這實在是犯了完顏阿骨打的大忌,他一生反抗的就是不平等。可他還是忍著氣,小心翼翼地和宋朝溝通著。因為在他的心裏,在漠北、西域、東北等全體邊境地區,哪怕是現在還處於混亂狀態中的漠北草原蒙古部落,漢人都是神秘高貴的。

他們稱漢地為“桃花石”,意指像美麗的桃花源一樣的幸福之地。在這時,完顏阿骨打對宋朝很尊敬、很向往。

他的敬意和向往讓宋朝覺得事情還能繼續下去,在公元1120年的二月,派馬植為使節,以買馬為名渡海,與金國締結盟約攻遼。

馬植,這時他的名字叫趙良嗣。以國姓“趙”為名,這是趙佶給他的空前恩典,以獎勵他不忘祖籍,居遼思宋,為漢人著想的愛國行為。

這一行人三月底出發,四月十日渡海在蘇州關下(今遼寧金縣西南)登岸。這時沒有女真巡邏隊抓他們了,可是見完顏阿骨打的過程更加複雜。

金國已經休養生息消化了搶來的土地和人口,撕破了求職的偽裝,再一次兵分三路攻遼,目標是遼上京。趙良嗣帶著人從登岸時起馬不停蹄地追,從鹹州(今遼寧開原縣)一直追到青牛山才追上。但是沒空談,阿骨打太忙了,要他們隨軍一起行動。

一路上勢如破竹,金軍毫無停頓,像急行軍一樣掠過遼國的州縣,趙良嗣親眼目睹了女真人摧枯拉朽的攻擊力。他驚訝,他隱約地開始後悔,這種戰鬥力遠遠地超出了他的想象,哪怕他當初預料到了遼國必將在女真人手裏滅亡,也沒料到女真人強到了這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