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北宋終結者 (1)(3 / 3)

就是他了,種種條件都符合,可謂天作之合。說幹就幹,他悄悄地派人去聯絡,給這個人先通通氣,一方麵在開封城裏給他做鋪墊,官場上、新皇帝,各方各麵都要打點到。

幫他就是幫自己,曾布做得很來勁。

他不知道的是,他根本就沒看清楚這個人的本質。他失算了,事實上在這個階段,世上沒人能看清這個人真正的底蘊。這是個妖孽,是近二十年以來宋朝政局不斷反複,從最初為信念、榮耀而戰,到後來為黨派、為恩怨而鬥,一係列的血腥齷齪中孕育出來的集大成者。

在這個人的身上,再沒有原則,曾經的榮耀、追求、信念,都被一次次的政治風暴吹走了,他目睹了良臣如王安石被罷免;聖賢如司馬光身敗名裂,險些連墳墓都保不住;文豪如蘇軾顛沛終生;長者如範純仁衰敗老盲;黨魁如劉摯、梁燾、劉安世流放至死;強臣如章子厚也翻身落馬。等等,這個世界還有平安嗎?連安全都談不上,還說什麼榮華富貴?!這些例子把他刺激到了,陽光的人在逆境中變得耀眼,陰沉的人在逆境裏皈依了黑暗。這個人漸漸變得加倍的小心、謹慎、精致、風雅、和暢。

他像一條五彩斑斕的毒蛇,花紋美得讓人陶醉,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他……什麼,他是毒蛇人們還喜歡?嗬嗬,試問誰第一次見到這個物種時就提防呢,夏娃也是在吃虧後才知道的真相!

這個人,叫蔡京。

蔡京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他是這個時代一定會產生的動物。他是北宋連續二十年不斷升級的黨爭的終極產物。

可以說,沒有蔡京,也會有樊京。

他的心靈和做事方式要由後麵發生的事來一一剖析,在那之前,隻有就事論事才能逐漸看清楚他,而不是上來就下結論,武斷是研究曆史時最討厭的事情。

人需自救天才救之,在曾布想著提拔蔡京之前,蔡京早就展開了自救行動。說實話,他怕。他被貶到杭州了,這地方是美,在宋朝已經公論為天下第一風景區了,公職旅遊休閑有什麼不好的?好……好在哪兒啊,元祐之前這裏是貶職的終點站,蘇軾不止一次地到這兒了。可是元祐以後,這裏隻是塊踏腳板,貶到這兒的仁兄賢弟們,十有八九都會迅速上路,被貶到更遠的天涯海角去。

誰敢說他蔡京與眾不同,能在杭州城裏靜等官複原職呢?所以要自救,天遂人願,他貶下來不到半年,機會就來了,隻要抓住,不僅回京有望,甚至加官晉爵也在把握之中。

但是,這機會不好抓啊。真要和這個沾了邊兒,以後就算飛黃騰達到了首相的位置,也有人指著脊梁骨罵,一罵就是幾十年,哪怕是子孫後代都抬不起頭來。

到底是什麼事呢,說來很風雅,宮裏的大太監來杭州城,給新皇帝挑名人字畫了。說到翎毛丹青,舉當時宋朝全國,連蘇軾在內,蔡元長也足以排進三甲之內,以蔡元長之能,無論是親自操刀,還是幫著搜尋挑選,該太監都會搞到精品中的精品,滿載而歸。

如此一來,蔡京讓該太監滿意,該太監讓皇帝滿意,利益鏈條轉動,蔡京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後患也真不小,前麵提到了,這會有罵名的,前名臣宰執文彥博就是例子,當年他隻是送了一件蜀錦襖給仁宗的愛妃張美人,就被一直念叨到哲宗的同文館之獄事件中,當成了文家的曆史汙點。

這怎麼受得了,當宋朝的官,第一重要的就是名聲。

可時至今日,名聲值幾個錢。縱觀帝國二十年,名聲越大的,被潑的汙水越多,受的迫害越慘,新舊兩黨誰都沒跑了,都在受害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