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過數月,小成所率大軍,一路南下,聲威大振。成家軍軍紀嚴明,所到之所,皆以百姓安居為先。有些小匪小盜,小成一般隻需讓喬一木率上強騎數百人,就都能平定。而此時,唯有韓山童一支義軍卻勢如破竹,攻下了不少城池。但韓山童似是有意避開小成所率大軍,有的城池,隻要成家軍攻到,甚至不攻而破,即能收回。
小成派了數名密探暗去與韓山童聯係,欲勸其歸順。
可是這數名探子卻連韓山童見都未見,就被趕了回來。小成微有怒氣。這時,朱元璋已率軍返回雲南,以雲南為據點,不再有何動靜。他派人與小成聯係,說了韓山童的強勢與弱點。又建議小成對付韓山童不宜硬攻,隻能智取。
小成聽了朱元璋的建議,覺得此計能行。便派了一木如此安排之下。不幾日,喬一木率了一千騎兵,直奔韓山童大軍而去。
喬一木帶上朱元璋的書信。信中說到,如今元朝大軍強大異常,所有起義軍應先相互聯合,共滅元軍,到時再各分天下。若是等元軍逐個擊破,便如秦時以秦國一國之強,卻滅了六國了。為表誠意,朱元璋願以他韓山童為主帥,所率二十萬大軍隨時聽候他韓山童的調遣。
喬一木率軍一千,以作先鋒,先與韓山童之軍聯係上,其他大軍,在雲南之處略作休整後,也將共赴韓軍之內。
韓山童看了書信,又被喬一木巧言立說,也就信了。如此韓山童繼續向元朝各城進攻。而小成又派了三萬大軍以朱元璋的先鋒軍為由繼續歸入韓軍之內,韓山童之軍此時也有四五十萬之眾。如此收編區區三萬軍,本是易事。韓山童也就交由喬一木自行處理。
而這三萬軍,本是小成精挑細選出來的,不一定是作戰高手,卻個個巧舌如簧,如此又過了數月,這三萬軍,竟悄悄地遊說之下,收編了近十萬大軍歸順於元朝。加上這時韓山童義氣用事,權力yu望不斷增長,對屬下和軍士已有呼來喝去暴力相加。參加起義的軍士,本是受逼於朝庭,迫不得已才會起義的,如今天下在元朝之治下,又顯太平,何必拚死作戰呢。
此時,朱元璋又親自到了韓山童軍隊之中,先以天下之義相交,再逐步取得韓山童信任,又過得數月,朱元璋見時機成熟,暗殺了韓山童,與小成商量之下,將大部分義軍遺散回家,而餘數約有六七萬軍,則歸小成收編。朱元璋又將韓山童的一半財富都帶回了雲南。
這時,元帝收到捷報。大喜之下,又起憂慮。思慮再三,便急下了道聖旨,讓成家軍即日返京。
小成見此時天下已顯太平。除了朱元璋一軍在雲南,其他各地都歸了元朝統治之下。已無繼續率軍之意。此次順帝旨意之下,太子親率千騎到小成軍隊處宣旨。小成當即將帥印交給太子,帶了風鈴不辭而別。
喬一木則隨了太子繼續留於軍中,直到元朝氣數盡後,才隱於江湖,終成一代大俠。而七鼠則在小成離開軍隊之後第二天,也悄悄溜走了。
小成帶了風鈴,這一日又到了四川峨眉之地,想起當日種種,不由唏噓不已。有心想找古漢唐等的蹤跡,但終無所獲。此時,古漢唐其實早與古千文等相會,帶著隨風和情語,都隱居於藥祖黃水易的地方。那地方比起竹林村來,又是一方山水極佳的隱所,而且更加隱蔽,也更廣闊,如此世外佳境,這群閑雲野鶴之人,又怎舍得出來呢。
小成一直研究天字真經的深義。便是當日率軍作戰時,都不曾放下半分。而且一入這書內,便無法自拔。天字真經有一章專述天地之靈的,小成受此啟發,為天下之勢作了一卦,與風鈴都愣在那裏。
因為,卦相之意,很明顯,將是率軍雲南的朱元璋,才是明日的天下之主。
風鈴自深讀地字真經後,也深知了天意不可違。即知天下如此,便隨了小成重回竹林村去。
尹九鼎和心秋見兩年不見小成,見小成已不是當日那乳臭少年,江湖磨礪之下,更具一代大俠的風範。
風鈴與大姐舊地重遇,大喜。這一來,竹林村又熱鬧起來。
小成與尹九鼎說起天字真經地字真經二書和葛如仙的事情,尹九鼎深歎人世無常,便是葛如仙這般已入仙境般的高人,終難逃歲月蒼桑。天下之勢,小成也向包一鐵說了,包一鐵等一直隱於此,對於天下之事,的確半點也不知道。這次聽說之後,也才知道原來黑風不是皇後所創,而是當日伯顏假借太後之名,搞了黑風組織。現在,黑風組織與易妃等人,都在塞外瀟湘教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