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阿婆過來串門,先是打趣了一番高璟,說是自個家裏的孫女,年齡相當,不若作他們家的上門女婿如何之類。哪想到,這看起來像個孩子似的小家夥,竟然臉紅也不紅一下,反而嘻嘻哈哈的胡說一氣。老太太覺得無趣,便與楊老太隨意聊了起來。
“唉,我看咱們遲早得離開這裏。”車裏離著木邦並沒有多遠,而且他們這兒也有不少從木邦逃過來的,消息還是知道不少的。
“怎麼了?好好的,幹嘛要離開?”一旦離開,失了自個的田地,就會成為流民。咬了針線,“再說,我們這麼一大把年紀,出去之後,又能找什麼活計呢?”
“是啊!好端端的,哪個願意離開自個家裏。”鄰家老太也隻是隨便說說而已。“年紀大了,老婆子我啊,就喜歡瞎想。”
“唉,叫你這麼一說,我又想起可憐的兒子和孫子了。”提起兒孫,楊老太的眼眶立時紅了,聲音也有些哽咽,“也不曉得如今他們過得好不好,是不是,還,”活著,舌尖上繞了一圈,終還是沒有說出來,總覺得說出這兩個字來,兒子和孫子,便會不好了。
“我還不是?我的兩個兒子,三個孫子全被這些個天殺的緬甸兵給抓走了。”提起這個,鄰家老太不禁咬牙切齒道,“若不是那些個當兵的隻曉得逃命,不顧咱們小老百姓,咱們車裏又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好了,好了,官家的事兒,還是不要多說的好。”楊老太放下手裏的針線,安慰起更加激動的鄰家老太。
“怕什麼?老婆子我如今孤家寡人一個,才沒什麼好怕的。我看,若哪天那些個緬甸兵再來的話,這些個當兵的也頂不了什麼用。還不如林子裏人可靠。”屋裏的兩個老太太邊說邊哭,時不時的夾著憤怒低吼。
屋外聽著的高璟,稚嫩的臉蛋上陰沉如水,雙拳緊握。深深吸了口氣,平複心頭升起的怒火,便去幹活了。一斧頭一斧頭不停得劈著。他早已不複離家時的天真與單純,出了家門,一路行至這裏,路途之中遭受了不少人的欺騙,同時亦接受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那股子離家時的衝動與豪情,隨著現實也漸漸冷卻。原來,是他將一切想得太過簡單了。那時候,憑著一股子衝動,無頭無腦的就離了家門,滿腦子的建功立業的豪情。如今已是丁點不剩下。但是,就這樣回家,他又不甘心。他要好好想想,今後該怎麼做。這一想,就是好幾個月。而在這期間,他終於發了一封平安信回家。
原因是一次他起夜之後,聽著阿婆的媳婦,在院子裏跪著,對著空著的明月,不停的祈禱,祈求神靈保護他的丈夫與兒子,提及兒子時,更是言辭切切,慈母心腸畢露。甘願折壽換以兒子的安全。高璟這小子,終於良心發現,思念起遠在千裏之外的母親來。
愈想愈覺得慚愧,憶起往日裏母親的悉心愛護,兄長的殷切關懷,姐姐的溫柔照顧,還有父親與祖母的寵溺,高璟深深覺得自個著實衝動了。因著一點子小事,便離開家門,來了千裏之外的雲南。而從未想過家中的親人如何,或者說他一直在刻意的回避著。可一旦想了,親人們待他的好,洶湧而來,如潮水淹沒於頂,眼眶頓時忍不住濕了。
憋下眼裏的淚水,高璟狠狠的唾棄了一口自己。小的時候,不愛哭,入如今大了,反而像個孩子似的。真是讓人瞧不起。
雖然覺得愧對家人,但骨子裏那股倔強卻使他依舊不願就這麼狼狽的回家。即使要回去,也得做出個什麼事兒來,不然以後在那人麵前,更加的沒麵子。他如今的身份隻是個普通百姓,當然不能用驛站傳遞家書。托了行腳商人,一路輾轉到了京城,已是好幾個月之後了。
時值炎炎七月,車裏的百姓終於迎來了收獲。金黃的稻穗沉甸甸的掛著,一眼望去,盡是金黃一片。大夥兒的臉上也全是幸福笑容。就在大夥兒歡歡喜喜的將稻穀收回家中不多久,再次迎來了緬甸兵。(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