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秦氏看似溫文柔弱,似是毫無主見之人,然事實上,她見識頗廣,手段圓滑玲瓏。不然也不會將整個府衙後院打理的妥妥當當。而玉珠出生滿族大家瓜兒佳氏,自幼便是被家裏花了大功夫培養的。二人閑話一陣,便發現興趣意味兒頗有些相似,也來了意思,話題兒便多了。從管理家事到穿衣打扮,再到子女教養等等。孫秦氏在得知玉珠共育有二子一女後,大為羨慕,又見她本人保養得宜,雖是過了三十的婦人看似隻有二十出頭,便知定是家中有什麼好的保養方子。雖說不能討要,卻也可以求些經驗。遂定了交好的心思,益加尋了她的意聊了起來。玉珠不知她心中所想,隻覺得這知府夫人見識不俗,說話又文雅風趣,加上她初來此地,也希能有個熟識的人指點,亦是起了交好的心思,越發的投機起來。嫻姐兒聽了頓覺無趣,掙脫額娘緊緊牽著她的手,跑了前頭哥哥阿林身邊。哥哥阿林與嫻姐兒一母同胞,與嫡妹感情很是深厚,便牽著妹妹的小手,耐心的說著些什麼,嫻姐兒聽了也很是高興,眉眼俱是彎彎的模樣。珊姐兒見了亦是有些羨慕,奈何母親緊緊拉著她的手,遂也放下前去聊天的念頭。
鎮江府地處江南之地,自古又是兵家防守之地,曆來便都被朝廷重視,故很是繁華。自西門入城,主幹道上均是以打磨光滑的青石撲就而成,透著幹淨整潔。隨處可見拉著車的毛驢,騾子,還有出行的餃子等,攤鋪林立,伴著商販的叫賣聲,極其熱鬧。那爾布的住所緊靠將軍府,靠著城南一帶。應是當初集中建了的,周邊亦有外觀差不多的宅子,也是打磨光滑的青石板鋪成的路麵,路的兩旁栽種了些樹木,正是枝繁葉茂。又有些年歲不大的小子在玩耍。
待馬車停下來,已是來了一排建的頗為相似的房屋。黑漆的大門,青色的磚牆,黑色的瓦頂,絕不同於京城的風貌,令一眾來的小兒女很是驚奇,入了大門,便是能見著坐北朝南的正廳,東西二麵各有三間屋子,屋簷均往延伸了些,顯示為了擋雨,簷下離著地麵抬高了一些鋪了層木板。與著大門合圍了一方小院子,自大門與迎麵的正廳鋪著石板路,又石板路將小院分了兩部分,靠東麵的挖了個小水池,水池裏栽了些荷花,靠西麵的則堆了個假山。入了正廳,便了雕刻反複花紋的茶幾桌椅,隻著了清漆,很是素雅。大廳設了屏門正中與兩側均開了門。從側門進去便是個穿堂,兩側各有廂房。再往裏走,便有三麵的二層樓房圍了圈,迎麵的便是後院正房。正房樓上下各有三間,樓梯設在兩側的廂房內。東西二麵的小樓房各有兩間。後院正中的房間應是接待女眷的地方,屋子的西角落開了小門。入了小門便是與之間格局相似的兩層小樓。再往後是個小花園,顯然未有人精心打理過,草木瘋長,很是淩亂。花園盡頭處便是圍牆,開了個小門,並設了門房。花園的矮牆與那外圍的青磚圍牆間又一夾道圍了整個後院。嫻姐兒與那珊姐兒第一次見了不同以往的宅子,很是驚奇。連了兩個哥哥也是有些驚奇的。
玉珠謝了孫秦氏,並約好改日見麵。便開始吩咐下人仆婦們收拾行李,整理房間。她與那爾布住了二進正房,中間的用作接待客人所用,西麵作了臥室,東麵的便做書房。兩個哥兒各住了東西兩邊的小樓。秦氏選了三進西麵的小樓。珊姐兒與嫻姐兒住了靠北的小樓。剩下的東麵小樓便做了女眷用的客房。待一切收拾妥當後,已是到了飯點。一家子便坐了一起,原依著規矩,秦氏是要立在玉珠後頭伺候的。但玉珠想了,珊姐兒自個兒坐著,親生的姨娘卻立著,怕是影響了心情。便免了秦氏的規矩,又令丫頭在末席加了座,使她坐下。不一會,那爾布攜了兩個兒子來到正房,與妻女一同用飯。不多時,眾人用了膳食之後,又閑聊一陣,各自回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