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說春玉在她姐姐家住著,想看看,就是看看她的美貌,也說不上話,她也不認識潘大運。
有機會了,春玉和姐姐從地裏幹活回家,和潘大運走了個對麵,姐姐先說話,大運!晌午了還去地裏?大運說,鋤禾日當午,正是滅荒的時候,姐姐笑笑說,大運有文化,幹農活也帶文化。
潘大運看著春玉,她的臉曬的紅紅的,汗珠掛在臉上,草帽下的她更美了,美的青春燦爛,美的活力四射,美的讓他窒息。春玉啊!你們在一個學校上學是嗎?姐姐問。春玉說不知道啊!我在三中,他呢?潘大運連忙回答,我也在三中,你在高三二班,我在複讀班一班。你們還是同學呢!春玉今年準備複讀,你呢大運?忙完這陣子再說吧!家裏缺勞力。春玉和姐姐走了,潘大運站著不動,目送春玉,看著她那美麗的背影,後麵的兩個大辮子撩人啊。
姐姐在路上說,潘大運複讀一年還不如去年考得分數高,也不知道咋回事?春玉說,大家都拚命的學習,成績考不理想也是正常的。他幹農活是把好手,下學後,他家地裏擺弄的井井有條,他爹也說,這孩子該吃農村飯。
聽到潘大運考的還不如去年好,春玉心裏也沒底了,她知道自己的基礎水平,她也了解自己的潛能,明年考試不如今年也有可能,不複讀也不行,姐姐姐夫都鼓勵她複讀,她有點糾結。沒有場外的舉子,複讀再戰吧!
潘大運沒有再複讀,春玉去城裏一中複讀了。
潘大運不想考學了,一心一意的撲在農業上,想的是怎麼把地種好產量高,想的是種什麼作物收入多。他從書裏看到,無論種什麼作物,選良種很重要,種子的優劣直接影響產量質量和收入。
優良的種子要用錢買,並且價錢是普通種子的十幾倍,沒有頭腦的農民舍不得。普通玉米種子幾毛錢一斤,優良的種子幾元錢一斤,產量每畝多打幾百斤。棉花種子,小麥種子也是這樣。潘大運是村裏最先使用優良種子的,他種的玉米,小麥和棉花的產量和質量都是第一,村裏都說,潘大運會種田,主要是念書多。
潘大運不和別人交流,也不想和別人分享什麼,更不希望別人把地種好,他是個農村種田的能人,也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潘大運的父親病了,找來了李醫生,病的不輕,輸了四天的液體,最後一天,潘大運把李醫生留下吃飯,村裏人經常請李醫生,他在代銷點買了幾個菜,又讓母親炒了幾個雞蛋,四個菜在農村算是豐盛的,拿出一瓶酒,大運說是姐姐姐夫買的好酒,回沙酒,三塊多一瓶呢!李醫生知道是好酒,醬香型白酒。
父親的病好多了,其實就是嚴重感冒,年齡大了不抗病,潘大運表示感謝!
菜有肉有素酒也很好,在別人家很難做到,李醫生誇潘大運日子過的好,在村裏也是數著的。大運也誇李醫生醫道高明,周圍村裏都請李醫生看病,是個懸壺濟世的好大夫。
兩人喝了幾杯,越聊越投機,大運說種田必須選良種,在種子上不能怕花錢。李醫生很讚同,對對對!虎父無犬子,好母生好孩,道理是一樣的,兩個哈哈大笑!
潘大運像喝多了似的說,聽說俺同學去一中複讀是你找的熟人?是是的!縣一中不好進啊!我同行的內弟在一中當老師,不然進不去。
俺同學春玉學習好,明年一定考上大學。
李醫生無奈的說,前幾天我去城裏拿藥,順便看看她,她說學的有點頭疼,那裏的學生學習都好,老師講的快。
慢慢來,慢慢適應,適應了就好了,潘大運心裏偷偷地笑。
縣裏組織部分鄉村醫生培訓,李醫生也在其中,培訓三天,姐姐讓姐夫拿厚衣服給春玉,姐姐說,天涼了,早晚讓春玉加衣服。
培訓第一天,下午培訓完,天還早,李醫生去給春玉送衣服,正好春玉放學,見到姐夫就哭了。怎麼了春玉,遇到什麼事啦!春玉哭著說,姐夫!對不起,我不想念書了。為啥呢?好好的怎麼不念呢?春玉還是哭,不說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