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荊鵬正在後院翻看前輩留下的那本《山海雜談》,突然聽的外麵傳來一陣陣喧鬧聲,便出來看看。
隻見一批馬隊緩緩而來,居中一人頭戴紫巾、身穿紅袍,腰束佩綬,似乎是位官爺,左首一人麵目不凡,也是頭戴紫巾,身著青袍,像個文士,右首一人金盔鐵甲、手握大刀,應該是員武將,後麵跟著幾十個官兵打扮的漢子,俱是威武不凡,浩浩蕩蕩的奔向李府。
李府眾人自然是被這番喧囂驚動了,馬上李府當家的李洪趕緊迎了出來。李洪仔細一看,高呼一聲:
“文清兄,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文清兄不在渭南好好的做郡守,怎麼有空到這種窮鄉僻壤來啊!”
那居中的中年官爺翻身下馬笑道:
“世兄可好,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今日特為一喜事而來!”
“哦,各位官爺請進”似乎這官老爺和李洪頗為相熟,寒暄了幾句李洪看著隨行的兩位說道:
“不知這兩位是?”
“這是本郡的郡丞和郡尉,可是我的左膀右臂啊,來,和李世兄見過。”
當下大家又是客氣一番這才分主客坐下。
李洪問道:
“不知文清兄所說的喜事,可是與小老兒有關?”
郡守也是笑道:
“正是,不知世兄可聽說過我們金州的州牧宋大人?”
“宋大人?沒有見過,不過我對宋大人卻是神交已久,據說這位宋大人文武雙全,二十四歲就考中進士,三十歲就進階先天,二十年間平步青雲,現在已經是一方諸侯了,確實是國中文武學子的楷模。”
李洪提起宋大人似乎也頗為敬佩,又有些詫異的說道:
“難道文清兄此來是受宋大人所托?”
“不錯,宋大人和世兄有緣,聽說我和世兄相識,特地拜托我來做個說客。”
“這個,不瞞文清兄,小老兒可是與宋大人沒什麼交情啊,有緣二字從何說起?”
這時那位身為郡丞的文士接過話語:
“李老爺有所不知,宋大人固然是我等之楷模,隻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宋大人的公子年方二十就已經考中舉人了,宋公子眼下雖隻是舉人身份,不過隻等今年國都大比之後,便可登科及第,成為天子門生。並且宋公子武學修為也到了後天巔峰,隨時可能突破先天的,宋公子如此年輕就有此成就,以後自是前途無量啊!前些日子,宋公子偶然在金州城裏巧遇你的女兒,驚為天人,自此茶不思、飯不想,宋大人身為人父,內心十分焦急,這邊拜托我們郡守大人前來做媒,希望能與李家結成親家呀。”
文士此番話語說完,郡守三人都是含笑看著李洪,在他們看來,“士、農、工、商”,李洪雖是個大商人,隻是政治地位卻是不高的,若是結此良緣能夠攀附上宋大人,以後自然是有無窮好處,連帶的他們這幾個媒人也能粘上幾分光彩的。
李洪聽的這話,先是一驚,又是一喜,心裏又陰沉不定起來。老爺子雖然心裏高興,隻是他多年商場打拚,本著就是無利不圖的原則,就算是做善事,也是盡量做到幫人不損己,深知沒有好處的事情誰會去做,宋大人難道貪圖李家家大業大?有可能,除了錢財,李府還真沒什麼能讓宋大人看上眼的,一番思量,臉上卻恰到好處的露出驚訝的樣子。
這時郡守又說:
“世兄,是不是感到太突然、太驚訝了?不說世兄,就是我等也沒有料到啊,隻能說世兄生了個好女兒,讓我等羨慕啊。”
那武將也幫襯著:
“是啊,李老爺,眼下正是立國之初,多有戰事,聽說賢侄武藝不凡,若是以後得到宋大人舉薦,賢侄博取一番功名也不是難事啊!”
就在李洪思索著如何回答的時候,那個小丫頭明兒一臉慌張的闖了進來,李洪瞧了心頭暗惱這丫頭怎麼如此失禮,就聽那丫頭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