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破殼
無籽西瓜種子是三倍體,種殼較硬,胚是弱胚,必須將浸泡洗淨的種子像磕瓜子一樣,放在上下門齒之間,輕輕一磕,聽到“哢啪”一響即可。將磕過的種子同常規種子一樣催芽。也可以用鉗子輕夾破殼。
專家提醒
無籽西瓜生長勢比普通西瓜強,種植密度相對要小,育苗的苗床濕度要略高於普通西瓜。
2.播種出苗後脫殼處理
無籽西瓜在苗齡30天左右,在定植前的30天左右播種育苗。要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播種後出苗前要保持較高溫度,50%~70%露出土時及時撤掉床麵地膜。2片子葉微展後適當降低溫度,定植前1周開始加大通風煉苗。
無籽西瓜帶殼出土現象較多,當幼苗出土50%~70%時,在溫暖的晴天上午揭開棚膜“摘帽”,每隔1~2天摘1次,直到全部摘除。摘帽時需要注意:盡量避免在高溫和溫度低於15℃時進行。若種殼幹燥發硬,則可先噴少許水,使種殼溫潤變軟後再摘。齊苗後苗床培土1次。
專家提醒
無籽西瓜幼苗不耐低溫,比普通西瓜要求較高的溫度,其定植期也比普通西瓜推遲5~10天。無籽西瓜植株生長旺盛,結瓜節位高,成熟偏晚,應適當稀植。
3.間作授粉西瓜
由於無籽植物屬三倍體植物,其花粉沒有生殖能力,常采用4行無籽西瓜間種1行普通西瓜以提供花粉。借助普通西瓜花粉的刺激作用,使無籽西瓜的子房膨大。
專家提醒
在選擇授粉品種時,應注意:授粉西瓜與無籽西瓜果皮顏色應該有明顯區別;必須選擇花粉發育正常、花粉量多的品種。
4.人工授粉
無籽西瓜采用人工輔助授粉,促使坐果早而整齊,果實成熟較一致,是增產的關鍵技術之一。早晨8點左右,用當日開放的授粉品種的雄花給無籽西瓜的雌花授粉。開花後授粉的時間越早越好,最遲不超過10點,1朵雄花可授3~4朵雌花。授粉要均勻,動作要輕,避免傷及柱頭。
5.促進坐果
坐果節位以主蔓第3雌花為宜。第1雌花留瓜容易產生畸形果,節位太遠長出的瓜果形不整,且比較瘦小,品質也差。
專家提醒
生產上一般選擇主蔓上的第3雌花留瓜,采用雙蔓或三蔓整枝時,每株隻留一個果。
6.重施追肥
專家提醒
無籽西瓜生長勢強,結果多,產量高,對養分需求相對較多,每次追肥可比普通西瓜多10%~20%。
幼苗期(團棵前後)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開花坐果期一般不澆水,不施肥。西瓜如鴨蛋大小時瓜已基本坐穩,追施一次膨瓜肥,每畝追尿素15~20千克、硫酸鉀15千克。生長後期葉麵噴灑0.2%磷酸二氫鉀,可提高產量和品質。
西瓜在本地銷售時,應在成熟時采收為宜;遠運銷售的,應在八成熟時采收。
專家提醒
無籽西瓜收獲期比普通西瓜嚴格,采收過早,糖分不足;采收過晚,不耐運輸,而且纖維增粗,白秕粒增大,著色秕粒增加,品質變差。一般以九成熟采收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