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率領兵馬退入洛陽後,下令士兵清理戰場,救治傷員,而荊州方麵也是一樣,雙方非常默契,各自打掃戰場,隻見雙方部卒一邊吃力的將戰死的同伴集中到一處,記錄下來,然後將屍體安放在一起,接著點起堆堆篝火準備焚燒屍體,片刻,嗆人的濃煙彌散在空氣中,其中夾雜著死屍焚燒後的一股股惡臭,讓人聞之作嘔。
洛陽城樓上,劉浩看見這番景象,不由感歎異常,對身邊的賈詡、徐庶說道:“文和,元直,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由得讓我想起這樣一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想想一下,等到此戰結束,不知還有多少人將步上他們的後塵,我就感到難過,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將悲哀放在心裏,因為對於已經死了的士兵來說,戰爭的噩夢已然醒來,可以永遠安息,但是對於還苟活於世的士兵來說,死亡的陰影仍在繼續。因此我決定此戰後,立碑紀念,讓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的事跡。”
賈詡,徐庶聽到劉浩的話後,賈詡對劉浩說道:“主公,眼下不是心軟的時候,眼下諸侯爭霸,傷亡不可避免,我們現在該做的就是盡量減少傷亡,帶主公一統天下後,這樣的局麵自然會消失。”
徐庶也對劉浩說道:“主公,眼下的局麵是不可避免的,有戰爭,就會有傷亡,主公能夠想到為戰死的將士們立碑,讓後人永遠記住他們,就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了,主公,你要知道,如果不是主公廣施仁政,他們大部分人早就餓死了,所以主公不必介懷。”
一陣冷風吹來,讓劉浩的頭腦逐漸清醒,劉浩向賈詡詢問戰況,得並州軍戰死一千,輕傷三千,重傷一千後,心裏非常沉重,於是轉頭對賈詡說道:“文和,兩軍交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我軍與荊州雙方數十萬人馬,這樣廝殺必將兩敗俱傷,就算是最後我軍獲勝,必將元氣大傷,為他人作嫁,不知軍師有何妙計能以最低傷亡換取最大的收獲?”
賈詡捋了捋胡子,對劉浩說道:“主公,現如今荊州大軍十五萬,實力強大,我們想要取勝很難,就算是取勝也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糧道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隻要我們截斷荊州軍的糧道,荊州軍必定大亂,到時候,我軍全線出擊,定當大獲全勝。”
劉浩說道:“文和之言正中要害,十數萬大軍在外,糧草補給變得尤為關鍵,隻要想到辦法劫了荊州軍糧道,那麼荊州軍就會不戰自潰了。”
但是徐庶說道:“主公,斷敵糧道雖然是取勝的關鍵,但是執行起來非常困難,荊州軍中蒯良神機妙算,謀略了得,一定知道糧草的重要性,加以重兵保護,我軍要想截取荊州軍糧道,可謂難上加難。”
賈詡說道:“主公,元直所擔憂非常有道理,但是為了減輕將士們的傷亡,我們不得不從荊州軍糧草入手,我想隻要謀劃得當,定可成功。主公可以命令子龍將軍率領一萬騎兵,繞到荊州軍後方,一來可以伺機截取荊州軍糧道,二來可以造成切斷荊州軍後路,直逼荊州襄陽的假象,瓦解荊州軍士氣,這樣,我們戰勝荊州軍蔡瑁的機會就大了很多。”
劉浩說道:“眼下隻能夠這麼辦了。”接著,安排趙雲率領兵馬往襄陽方向而去。
第二日,兩軍繼續交戰,劉浩派遣華雄出陣挑戰荊州軍大將,蔡瑁不為所動,仗著兵力優勢,命令全軍對決,戰場上,劉浩率軍沉著應戰,應對荊州大軍的進攻。
“弓箭手,預備!放!”並州軍中軍,弓箭兵在校尉的帶領下,展開反擊,聽到命令的士兵立即崩緊全身的肌肉,雙手拉開弓箭,萬箭齊發,攻向荊州軍隊伍,在一瞬間,數千支箭遮天蓋日地射向攻來的敵兵,雖然他們高舉著手中的盾牌,但密集的箭簇仍把前麵幾排約百人的士兵射成了刺蝟,慘叫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