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神經
一條一條的青石板路,一條一條的泥濘小道,一條一條的羊腸山脊,串成一張網覆蓋著大山。大山少年說這是山的神經。
跨上這張網的人,數不清,記不住;走出去多少人,記不住,數不清。走進來的人,有的又走出去,帶走了大山有趣的故事,留給大山一葉綠色的回憶,有的就永遠居住在大山,沒有離開他的憧憬和家園;走出去的人,有的不再回來,去尋找夢想的誘惑和希冀,可是他們常懷念起故鄉的大山和故鄉大山的溫馨和芬芳,有的穿著青春的風采又重新回來,讓山裏人驚訝和羨慕。
大山變了,不再是單純的隻生長樹木的大山,大山有了它的神經,可以思維,可以幻想,可以變得更雄壯。
山的鏡子
大山托著太陽,怎樣才能看見它自己的形象呢?
大山頂著風雨,怎樣才能知道它自己的堅強呢?
一位山裏少女說:你不要焦躁,大山能看到自己的形象,知道自己的堅強。因為大山有它自己的鏡子,很漂亮很漂亮。
大山有自己的漂亮的鏡子?真奇怪!
不信,你仔細看看,山裏清澈的溪水,映照著它的綽約豐姿,山裏有透明的水庫,映照著它的博大胸懷。
是啊,我怎麼就沒有發現呢?我真佩服山裏少女明亮的雙眸。
是的,山應該有它的鏡子,審度自己,窺察別人。而我們活生生的人怎麼就忘了在自己的身邊帶一麵鏡子,審度自己呢?
山裏的少女,不就是大山的一麵最透明的鏡子嗎?
山的年齡
一層一層黃褐色的山岩,不就是山的年齡嗎?
一棵一棵高聳入雲的樹,不就是山的年齡嗎?
一代一代純樸誠摯的山民,不就是山的年齡嗎?
一個山裏少年就是這樣計算大山的年齡的。他剛剛呱呱墜地麵對世界時,就躺在大山的懷抱中,蹣跚的腳步丈量著大山的高度。童年,稚氣的背筐檢著大山的深厚,少年時就開始推算大山的年齡了。
山應該是什麼時候長大的呢?是在大海淹沒地球的那一霎那,還是在地球的內部發生劇烈震動時呢?誰也沒弄明白。
少年隻好獨自一人沿著陡峭、沿著艱難、沿著希望向大山的深處進發了。在古樹古藤前,他沒有退卻;在夕陽西沉時,他沒有退卻;夜色鍍亮了他的一雙眼睛,一個遠方悠久的充滿魅力的童話啟動著他的一雙疼痛的腳。
終於,他爬到一座大山的頂峰。可山從雙腳下離得遠遠的,他又得向遠方的那座山迸發。
一棵高大、挺直的銀杏樹,成了這個少年的歸宿,他沒有遺憾。隻是,他在銀杏樹上刻下一行小小的方塊字:請沿著標誌走下去,一定能尋找到山的年齡。
其實,銀杏樹就是山的年齡的活化石,這位少年的曆程也是山的年齡的見證人。
山的顏色
大山前,一位少男和一位少女。
大山的顏色嘛,是綠色的。你看,大山不是穿著綠色的衣裳嗎?嗯……不對,大山的顏色有時又是白色,大山冬天就穿白色的皮襖。少男撐著腦袋作思考狀。
我說大山的顏色既不是綠色,也不是黃色的。當然,它的顏色既有綠色又有黃色,大山真正的顏色是七彩的。大山一年四季都變換著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是它的顏色。少女很有信心訴說著山的色彩。
怎麼?山有這麼多顏色。
是啊,早上,太陽爬上山巒時,把所有的金箭都射到山上。那時,你站在大山中,抬眼一看,那樹林中篩落稀疏的陽光,不是一個七彩的光環嗎!
抖落黑夜重壓,衝到黎明的太陽七彩光環,才是大山真正的顏色。
山的太陽
山裏的太陽是紅色的。
山裏的太陽光很刺人很刺人。山裏的老人們看久了山裏的太陽,眼眶裏溢滿了淚水,明亮得像山裏清澈的小溪。
可山裏的少男少女們就敢對著強烈的太陽,眼睜得大大的,像要吞了太陽似的。久而久之,太陽的光越來越亮了,照亮了大山的每一個角落。大山也變得溫柔、幸福、美麗了。少男少女們也煉成一雙雙火眼金睛,能識別大山裏的棟梁之材,棚架之材。
山裏的少男少女們背著火紅火紅的太陽,沿著山的神經出發了。他們要把這個美麗的太陽擱在世界的最新處,讓它發生最亮最熱最紅的光,把全世界照亮,溫暖每一個寒冷的角落。
山裏的少男少女們,不就是山裏的太陽嗎!
山的月亮
夜漸漸把大山籠罩了。大山的夜晚這般寧靜,這般無際。
隻有等待月亮爬到山巒上、掛在樹梢上、懸在天空中的時候,你才知道,山裏的夜是明亮的靜謐的。
山的月亮開始了工作。山裏的老人們卻要休息了。隻有山裏的孩子們才能好好欣賞這美麗的月色,讀這美麗的月光。月光下美麗的故事就開始生長。
山裏的月亮就像大山裏絢爛的春天,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帶來多彩的夢幻。
山裏的月亮是永遠不會落下去的,因為它居住在大山孩子的心裏。
山的脊背
沿著山裏的小路,踏上了山的脊背。
真是可惜,這麼大的山,這麼雄偉的山,脊背這麼小這麼窄。兩邊是臨近深淵的野花,它們開著寒冬留下的夢。抬頭望望藍藍天的,用手輕鬆地撫摸柔韌的樹枝,不去仔細想前方的路怎麼樣?隻要相信山的脊背上有山的太陽,你一定會登上山的頂峰去摘那輪太陽。
山的脊背是一部苦難的童話,童話裏有山裏的灰姑娘,森林裏的狼外婆和列那狐。朝著探險者的目光,迎著冬天遺留的殘風,走向童話裏那蘊藏的、沒有被人開掘的春光。
山的脊背著一部曆史,記載著山的變遷。
沉默的大山
大山沉默,大山無語。
沉默的大山猶如我的父親,默默地在山穀裏耕耘著。
無語的大山猶如我的母親,靜靜地在溪溝裏搓洗著。
父親耕耘的是山裏一家人沉重的生活。
母親搓洗的是山裏一家人舒心的生活。
沉默的大山,父親靠著你,母親依著你,隨著太陽的升起、落下,隨著月亮的盈虧,大山與父親、母親成為了一家人,父親是大山的兒子,母親是大山的女兒,我們是大山的孫字輩兒,更是緊緊地貼在大山的心窩裏。
大山始終是我們的長輩,我們仰望著大山,像仰望著遙不可及的天空,有時候天空與大山的頂峰連成一體,我們到底是仰望大山呢,還是仰望天空?這都顯得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虔誠地仰望著。
沉默的大山始終無語,默默地守候著山裏的村莊,沒有一絲怨言和悔恨,成為了山裏村莊的保護神。
無語的大山始終沉默,父親、母親和山裏的少男少女們整天爬在大山的胸膛上、脊背上,把辛勤和汗水灑在山中的泥土裏,我們——山裏的少男少女才是大山的主人,愛著大山,護著大山。
溪流
山穀中跳躍的溪流,歡快和清澈,順著大山造就的姿勢一路向前。
溪流的胸膛太窄,伸展不開自己的手腳,隻能在大山限製的範圍內流著。溪流裏蘊藏的能量太小,山裏人都叫它是溪,而不是河,但溪流出去後終究要成為河,這一點山裏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溪流走出大山就成功,這種成功不是撿來的,也不是人們認為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是啊,溪流最終要流向山外的,但這是山裏人勤勞和勇敢的精神感染了溪流的結果。
溪流自身也是努力著的,不顧小草的挽留,細細地與小草說著話的同時腳步不停地向前邁進;不怕石頭的阻攔,踏上它圓滑的脊背,輕輕地跨越著跨越著;不理會岸邊樹葉叢中小鳥的鳴叫,充滿著誘惑的歌聲常常響起在溪流的身邊,溪流拍打著和聲應對著,緩緩地向前流著。溪流自身的努力獲得了成功,成為了河流,成為了江河,融入了大海。
山裏的孩子泡在溪流裏,成為了溪流的一部分,柔柔的毫不氣餒地一直向前向前,不要停留,就會成功,這是溪流給山裏的孩子的啟示。
鳥兒飛翔
鳥兒飛翔,是山村特有的風景。一隻一隻,在樹葉與樹葉之間竄來竄去;一群一群,在樹林與樹林之間飛來飛去。
鳥兒飛得最起勁的,是一隻一隻的麻雀。大人們說,這些都是在五十年代飛回來的,經曆了嚴寒的冬季,經受了竹竿、木棒聯合組成的吆喝聲,跨過了人們長期的白眼,麻雀認認真真地飛回來,從事著它本來的工作,不停地飛呀飛,飛過小溪流,飛過曬穀壩,停在希望的屋簷角啾啾地叫著:山村啊,我親愛的家鄉,我的吆喝我的呼喊,都是大自然最親切的回報。
鳥兒在山村飛翔,一隊一隊掠過的鳥痕永遠留在了山村,聲音也停留在山村,刻在了樹上。
美麗的山村啊,鳥兒不飛翔,您會怎麼樣?把鳥兒留在山村的天空中,把聲音和掠影留下,不管春夏秋冬,都有鳥兒和它的聲音在飛翔。
飛翔吧,鳥兒。
飛翔吧,山裏的村莊。
莊稼
大山裏的莊稼,顯得很卑微,很不起眼。因為大山裏的每塊田、每塊土組成的圖畫般的田壟上都是鄉親們種下的莊稼。人人種,盡管人人愛,太多了就平凡了,莊稼顯得不很重要了。
大山裏的莊稼,在山裏人的眼裏也是一種希望,沒有人可以破壞它、挖掘它,把它連根拔起,那是山裏人固守的思想。
大山裏的莊稼,你可以不理睬它,切忌不能輕視它。你可以清楚地看吧,山裏人低腰撫摸,與它默默低語,都是山裏人對土地裏莊稼的一種回報。
大山裏的莊稼,有時收成很好,金黃金黃地堆在壩子上,山裏人充滿感激的眼神也神靈般地飄蕩,他們知道,這金黃的希望不值多少鈔票,但這是勞動的幸福和土地的賞賜。
大山裏的莊稼,有時戲嬉了一個春天,而沒有辦法趴在了土地上,沒有了陽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潤,化作肥料又鑽進了泥土,供給來年的朋友。山裏人疲憊地坐在山路旁,失望的眼神望著山埡口的白楊,是走出大山呢,還是固守這一塊希望?
大山裏的莊稼,成為山裏人生活的一種符號,多閃出大山的亮點,與莊稼緊緊擁抱。莊稼就不隻是一種莊稼,站立出大山多彩的生活和喜悅。
背水的女孩
山路上,一個微駝的背影在陽光下拖著瘦長瘦長,步子不穩,影子時左時右。山路上的女孩啊,山路上的陽光啊,女孩背上的竹籃裏盛滿水就是一家人一天的溫暖和涼爽啊。
多少年沒有的幹旱,天空沒有一絲烏雲漂,河流少有綠水蕩。背水的女孩不知花了多少時間,才讓竹籃裝滿了水,一步一步,行走在山路上,把水盛在陽光下,叮叮咚咚地和陽光碰撞在一起,背水的女孩也是陽光般的女孩。山與陽光交織著,山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呈現在大山的麵前。
山中的女孩,背水的女孩,沒有什麼可以阻攔你的腳步。往前,往前,前方就是你的家,家裏幹旱需要水的滋潤,家裏人的渴望需要水的澆鑄,女孩的竹籃盛滿了陽光,讓陽光撫摸山路的同時撫摸著背水的女孩,把水和陽光都背回家,溫暖著家,涼爽著家。
父愛如山
把父親的愛種在大山裏,山裏的樹愈長愈高。山裏的天空愈來愈藍,山裏的水愈來愈清澈,山裏的地愈來愈肥沃。
父親的愛,飄在山村嫋嫋上升的炊煙中,那是多麼富有詩意的愛啊,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不需要承擔太多的沉重。
父親的愛,如同山崗上一棵棵承載著山村人一生希望的果樹,不規則排成林,果園裏分割著的一塊一塊自家的果樹啊,把大山一樣的愛都掛在搖曳的樹枝上,沐浴著陽光、雨露,付出得十分自然,沒有一絲做作,結出的是奉獻,山村人就會一籮籮一筐筐地挑到公路的邊上。父親的愛,收獲了希望,收獲了歡笑。
父親的愛在大山的每一個角落體現,坡上的苗,院中的草,天上的飛鳥,都會記著臉上爬滿皺紋的老人躬著的背影,不知疲倦,不知回報。
母愛如溪
山中的溪流,淙淙的流淌聲如母親的嘴裏流出的愛意,遍布在山村的每一片天空,天藍藍的,不見一絲雲彩,純結如母愛。
山中的溪流,一灣一灣地隨著山的定勢在山中流著,一塊小小的石頭停留在溪水邊,可那就是母親的搓衣板,一彎腰就與水親密接觸,濺起的水花朵朵開放,在溪邊,與山野裏的花朵比著誰美呢?母親製造的花朵,陽光下七彩飄揚,一會兒閃爍,一會兒落下,母親的歡樂、母親的憂愁與山中的陽光、山中的溪水緊緊地靠在一起。
母愛在溪水裏流淌,從山穀的深處、一彎彎、一扭扭地往山外叮叮咚咚地流著,傳遞著大山的愛意,傳遞著大山的熱情。有了母愛,大山才有靈性
大山才能成為山裏人的精神之柱。母愛是大山裏的一朵奇葩,怎麼開放都不過分,默默地開放。
母愛是大山裏的一棵野菊。默默地不被人知道,靜靜地開放。
遠山
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嗎?
是月亮落下的地方嗎?
我知道,那是地平線延伸的地方。
越往前,越是遠山的期望;越往前,越是視線所不能看見心中想到的遠山。
遠山的下麵,有清清的溪流嗎?有濃鬱的鄉音嗎?有父老鄉親手握鋤頭的幸福感嗎?
大山的少年啊,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盡量努力地放出去吧,即使不能飛翔,遠山也充滿了你的想象;把腳步邁得大大的,盡量地踏實有力,即使不能到達山的頂峰,也能讓遠山留下你堅實的身影。
遠山,是大山少年夢中的期待;那裏,是遠出打工的父親或母親及鄉親們辛勤揮汗的地方,掙得一份勤勞,是想換來一份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