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桃子、棗子和山(1 / 2)

雨水淅淅瀝瀝的落在這破舊的木屋上,張老爺子撥弄一下不遠處的爐火中的木炭,希望這樣就可以更暖和一點。看了一眼還在他懷裏熟睡的孫子,又將孫子抱得更緊了一些。在火爐另一側的二黃抬頭看了老人完成所有的動作以後,又低下了腦袋了眼睛一眨一眨的。雖然立春了有些日子了,可是天氣還是冷颼颼的。但是對於這個爺孫兩來說,熬過這個冬天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剩下來的這些還算什麼呢?

雨水總算是停了,看著天空慢慢的放亮。在這樣雨後的清晨。張老爺子小心翼翼的起來生怕弄醒還在熟睡的小孫子,輕輕的打開有些漏風的木門,便去就去羊圈看看,二黃默默的跟在老人的後麵,等清點清楚以後老人這才安心的回了屋。“三兒,起來了三兒,起來吃點東西。”

一臉睡眼朦朧的張三揉了揉眼睛,笑著看著為了守了一夜的爺爺。“爺爺,雨停了!就可以把羊兒帶出嘍”老爺子攪拌著火爐上的米粥說道“今天就不要出門了,雨天路滑你就乖乖在家待著吧。”

張三這個不算名字的名字,是張三他爹在家一直這麼叫他的。本來是意思告訴他是家裏第三個男子漢,可是還沒有來得及給張三起個大名的時候,張三他爹就被縣裏來的當兵給抓去上了前線戰場。這一去便再也沒有了音訊。再後來張三兒四歲的時候,有回來的逃兵說,張三他爹畢竟獵戶出身,所以箭術好,身手敏捷,便做了斥候。可是有次出去做任務遇到西王朝小將,最終戰死在前線。後來又有回來的說,張三他爹在軍營裏立了大功被大將軍看中做了大將軍的女婿,過著神仙日子去了。反正沒有一個說張三他爹會回來了,就這般家中沒有了支撐,張三的母親看著家中老的老、小的小,揮淚在張三六歲的時候就回了娘家就再也沒有回來了。張老頭也沒有好意思去找這個兒媳婦。所以張老頭一個人帶著張三等他兒子回來,他是一直相信自己的兒子是會回來的,是一個老獵人的執著、堅信、還有他作為一個父親的直覺。張老爺子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的這種感覺是否出錯,可是每次想到自己兒子這個更勝一籌的搏命的技術就反而更加堅定他兒子一定會回來的。現在張老頭所有的希望都在他這個孫子身上,每每想到這裏張老頭的拳頭就握得更緊了。而張三偶像一直就是自己的父親,因為在村裏一直都流傳著關於這裏不是很多的好獵手的故事,而且要數張三他爹故事對多。所以每每在張三放羊的時候,就愛聽那些村裏的老人在勞作之餘談論這樣那樣的故事,特別說到張三他父親的時候,張三還是特別的驕傲和高興。

張三和他爺爺都沉默的圍坐在屋子最中間的爐火旁,張三和他爺爺默默的將一根根細竹在爐火上烤著,一點的看著竹子一點點變成他想要的模樣。這就是張老爺子未來要用的竹箭,以後也可能是張三要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