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中不是別字,是禁字的代理)
國不可一日無主,國也不可一日無母。
國家沒了皇後,不用皇帝*心,眾大臣就開始*心。但他們不知道選誰好,就去孝莊那裏套信息。實際上當時孝莊老太後在朝廷上的話還是有很大分量的。
孝莊正在為侄女被廢的事兒悲催,眾人沒敢開口。冊立皇後也是禮部分內的事兒,禮部掌管天下禮儀,禮部尚書胡世安這次總得向太後為天下百姓討個國母出來。眾人都示意胡世安,要胡世安開口。胡世安不得不開口了,不然大家胡亂扯淡一通,白跑一趟。
太後孝莊聽他們說要立新後,也同意選後,再說有了皇後,太後就不用再*心後宮的事兒。於是太後孝莊開始考慮新後的對象。
可供選的對象很多,其實孝莊滿可以從順治已有的妃子中選一個賢惠的作為皇後。再說截止到順治十一年五月已經有妃子給順治生了龍種。龍女就不說了,說一說龍子:第一胎龍子是愛新覺羅?牛鈕,由庶妃筆什赫額捏福晉巴氏在順治八年十一月所生。不過牛鈕在第二年正月就夭折了;第二胎龍子是愛新覺羅?福全,為寧愨妃佟鄂氏在順治十年七月所生;第三胎龍子是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帝,為都統佟圖賴的女兒佟佳氏在順治十一年三月所生。這三個妃子辛辛苦苦為愛新覺羅家生了三個兒子,可以說是很大的功勞了,至少是一等功,她們完全可以母因子貴,被封個皇後也無不可,事實上,太後孝莊都看不上眼,孝莊看中的仍然是滿蒙關係。
就在廢後的第二年--順治十一年五月,太後孝莊選了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即前任皇後的侄女,也就是孝莊的族外孫女。輩分低了點,不過年齡和前任皇後差不多,都是十五六歲的初中生,相貌應該不錯。當年六月就封為皇後,也就是曆史上的孝惠章皇後。
皇後的位子真是不好坐,第二任皇後位子還沒坐暖,就出現了危機。原因還是小夫妻鬧矛盾。我覺得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倆人對不上眼,俗話說的好--“情人眼裏出西施”,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搞個幾夜情還行,長久這麼下去,簡直不如去跳樓。正因為如此順治帝剛開始就對這位新皇後不怎麼來電,夫妻生活沒激情,說不定新皇後沒給順治生個隻男半女也是這個原因。夫妻間不和諧的更重要原因是順治帝另有了新歡。
順治帝的這位新歡就是傳說中能讓順治帝一見鍾情、至死不渝的紅顏知己--內大臣鄂碩之女,費揚古將軍的姐姐董鄂妃,也就是後來的孝獻皇後。
有野史說董鄂妃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這純粹是扯淡。如果順治知道董鄂妃就是名妓董小宛,他怎麼會不顧皇家聲譽弄個伎女做皇後呢?要知道封建社會伎女應該在社會等級的最底層,可不像現在靠長相出名那叫明星,再吼幾嗓子就變成歌星,不過古代伎女(歌伎)和現代歌星相同點就是:屁股後麵都有一大堆粉絲兒。就連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中逛伎院的皇帝還知道秘密行動,保護皇家聲譽呢!更何況是大清順治皇帝怎麼會不考慮皇室紀律?即使順治帝不顧皇家聲譽要娶伎女,要立伎女為皇後,那麼維護皇家尊嚴的老太後孝莊會同意嗎?即便是董小宛賣藝不賣身,孝莊也不會同意的,頂多為寵愛寶貝兒子下個特令:隻準逛伎院,不許娶伎女。所以董鄂妃不可能是董小宛。
不過小說家可以這樣扯也無不可:鄂碩當年隨著端重親王博洛下蘇州、破杭州,遇到了秦淮八豔在義演,大家都開始搶美女。鄂碩搶到手的剛好是董小宛。董小宛聲淚俱下,向鄂碩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動了鄂碩,被鄂碩收為義女,又在董後麵加了個“鄂”字,算是跟了鄂碩的姓氏--“董鄂”。後來順治帝和第一任皇後鬧離婚後,賭氣外出喝酒,碰巧遇到了董小宛(最好是浪漫邂逅),然後雙方一見鍾情,墜入愛河,開了個房,然後就......當然,後麵要注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字樣。
你看過《宮》嗎?你看過《鹿鼎記》嗎?你看過《宰相劉羅鍋》.嗎?.....再問一句,你看過很有學術價值的清朝正史《清史稿》嗎(這其中也有假的成分)?你看過《赤壁》嗎?你看過《三國演義》嗎?你看過《三國見龍卸甲》嗎?......再問一句,你看過陳壽編寫的較為正史的《三國誌》嗎?
曆史就是扯淡,不扯淡沒人看!其實我也在扯淡,不過太慘,很少有人看。
董鄂妃雖不是董小宛,但美貌才氣絕對可以和董小宛PK。順治帝自己評價,說她“聰穎過人”、“才德兼備”,《清史稿》中也說她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