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位於上雍州,大嬴山以北,坐立黎國北部門戶,南靠險山,北臨敵國。
作為唯一一個開通互市的城市,城內可謂是一派欣欣向榮,大街小巷各色商品無數,琳琅滿目。街道兩側,更是樓閣玉宇高立,各具風采。也難怪會有“塞上江南”的雅稱。
而提到龍城,就不得不會讓人想到那位坐鎮此地的將軍,李拒。
李拒,將門之後,先祖是昔日大贏國名將之一的李平昌,尤擅騎射。
早年曾擔任帝都紫荊城十萬羽林軍教頭,風光無限。後因招惹權貴,被發配漠北,奉命鎮守上雍州,舉家搬遷至龍城。
戰場之上,他驍勇善戰,先後抗擊北狄軍不下百餘次,皆得勝。
一柄射日大黃弓在手,無往不中,無往不利。曾殺得左賢王連損五員部將,最後落得倉皇而逃。
北狄人懼怕他,卻也敬仰他,稱其為飛將軍。
但今天,這座城卻格外的安靜。
平日裏往來販賣的北狄人一個個都不見了蹤跡。
城內,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不敢外出。以往繁忙的市集,此刻空無一人,隻有偶爾的馬蹄聲和戰鼓聲打破這死寂的沉默。
城牆之上,李家軍早已登上城樓,個個神色肅穆望著遠處。
山雨欲來風滿樓,遠處天際上,浩浩蕩蕩的北狄軍隊猶如浪潮一般翻湧而來,頃刻間,一股無形的壓力縈繞在了每個守城士兵的心頭。
“老李還沒回來嗎?”城頭上,一名身穿銀甲的中年統領對著身旁的士兵問道。
“稟將軍,屬下早已派人前去通知李將軍,應該還需幾日。”那名士兵回道。
聞言,銀甲統領眉頭緊皺,但他擔心的並不是李拒安危,而是在擔心龍城的狀況能否傳到他那。
對於李拒的實力,他心知肚明,即便是麵對數千人圍殺,李拒也可來去如風。畢竟,他可是二境宗師,在軍中,實力也就僅次於衛仲卿和霍無疾兩位大將軍之下。
“榮城那邊呢?”他又問道。
榮城,北平另一大重要軍事重鎮,城中駐有軍隊五萬,三萬輕騎,兩萬重騎,主要用於支援其他城池或是應對突發狀況。
“剛剛收到來信,榮城正在召集軍隊,預計七日後抵達。”士兵道。
聽到這個消息,銀甲統領才稍稍鬆了口氣,隨後伸手示意他退下。
可是不知怎的,他的心裏卻總有些惴惴不安。
“媽了個巴子,這幫狗娘養的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也不知道老李今天能不能趕回來,再不回來可就真回不來了。”他心裏暗暗道。
因為此時,北狄軍已經開始圍城了。
。。。。。。
大贏山西側,白沙河畔,白沙村。五百名身穿赤甲的騎兵踏馬渡河朝此地奔襲而來。
來者正是北狄的四大王騎之首,血狼騎。
“搜。”為首的一人大喊一聲,向著村子做了一個進攻的手勢。
下一刻,身後的數百人瞬間湧入村中,不多時,村中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百姓們四散奔逃,但都一個個死在了屠戮的彎刀之下。
畢竟,人又如何能跑得贏戰馬。
一刻鍾後,白家村村口。
“報告統領,全村一千零七十二人皆在此,未發現李拒身影。”一名士兵上前道。
在他的身後是一排排堆疊如山的屍體,像垃圾一般被隨意丟在地上。
鮮血流淌,浸沒了道路上的黃土,順著地勢流入了白沙河中,染紅了這條養育村子的母親河。
“終究還是讓那小子搶先一步,傳我命令,收隊,咱們去龍城,我就不信那姓李的不回去。”為首之人命令道。
眾人:“是。”
百家村七裏外的一處山丘上,一名中年男子站在山頭上。
望著那被濃煙滾滾的白家村,他不自覺的雙拳緊握,緊咬牙關悲憤道:“畜牲。”
目力極好的他顯然是看到了村裏發生的慘狀。但他沒有過多停留,繼續向著遠處奔去。
三日後,龍城。
北平州內飄起了早春的第一場雪,雖說已經過了立春,但在整個北境卻是常有的事。
大雪紛飛,裹挾著刺骨的寒風席卷而下,不由地給這戰場平添了幾分肅殺之感。
在這幾日,北狄一連發動了好幾次攻城,軍中陸續開始出現了死傷,軍中也不免開始出現了軍心動搖,這讓城中的那些統領們感到有些頭疼。李將軍在時,不管戰況如何劣勢,軍隊都不失破釜沉舟的勇氣,可如今,李拒不在,龍城仿佛丟了定海神針一般,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