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2 / 2)

“皇上,漕幫關係到內河船運,地位十分重要。不過畢竟是江湖幫派,若是不加以控製,遲早會再出問題。因此小臣想要把漕幫改製,讓它成為一個嶄新的漕運集團。”

李世民皺眉道:“這些江湖幫派,曆來桀驁不馴,豈會輕易被你改製?”

張煥微笑道:“皇上,如今的漕幫幫主,落難時和小臣認識,如今也是我的未婚妻。此中過程極為複雜,小臣就不多說了。請皇上放心,這件事情不會出任何問題。”

李世民瞬間醒悟過來:“苗奎的賬本,可是你的手筆?”

“不滿皇上,當初在揚州,正是小臣做的手腳。”

李世民恍然,難怪小癡去了趟揚州就帶回了苗奎和賬本。心裏卻在納悶,雯兒怎麼也和張煥交情密切。

“皇上,小臣已經讓漕幫的揚州船廠打造大海船,估計今年之內就有消息。開拓航線之事,漕幫一力承擔,皇上每年隻需要分紅即可。”

李世民半開玩笑道:“朕可以分到多少?”

“大概一百萬貫。”

李世民悚然一驚:“這麼多?”

“小臣不敢妄言!”

房玄齡思考一會道:“隻是僅憑你說的那些東西,即使是暴利,也難以解決千萬貧困百姓的生活啊!”

“伯父,小侄還有後手!在天竺、西域、南洋一帶有一種叫做‘白疊子’的植物,小臣稱它為棉花,我大唐都以為是一種花草,其實錯了!這是一種非常廉價的紡織原料,製作出的布匹足以替代絲綢,而且比起蠶繭來,棉花的價格還不足十分之一。”

房玄齡訝然道:“老夫去年就養過幾株白疊子,花朵確實很柔軟,沒想到竟然還能用來做布匹。”

“這個棉花和你要說的事情有什麼關係?”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一些,又似乎不明白,趕緊詢問張煥。

“在奢侈品暴利誘惑之下,民間大批資金必然流入,肯定會產生資金過剩。到時候將這些資金引導向紡織業,大力將紡織業形成集團化、規模化,僅此一項,不但能創造極大的利益,還足以解決數百萬貧苦百姓的生活問題。這才是小臣對世家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計!”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那個棉花真的有那麼大用處?紡織一行,似乎效率非常低下,即使棉花真有大作用,隻怕也難以養活數百萬人吧。”

“皇上,小臣知道一種水力紡織機,可以將現在紡織的效率提高二十倍以上!”

水力紡織機結構簡單,不過效率卻十分的高。張煥熟讀曆史,對一些相對簡單的先進技術都研究過,深知在不同曆史時期,這些技術所蘊含的極大潛力。當初在揚州見到棉花,張煥就在尋思這件事。一直到了此時,才有機會稟報給李世民。

李世民嚴肅道:“此事非同兒戲,你可敢保證?”

張煥沉聲道:“小臣用項上人頭作保!”

“朕就先相信了你!不過若是大唐上下都種植這個棉花,百姓豈不是要餓肚子?”

“皇上可以下旨,不許民間種植棉花!”

“如此一來,哪來那麼多棉花?”

“西域、天竺、南洋而來!”

李世民似笑非笑:“你是在慫恿朕,為了利益去攻打別國?”

張煥正色道:“皇上,我大唐將士手中的刀劍,當然要為我大唐的利益高高舉起!為我大唐的萬世太平高高舉起!”

李世民沉思良久,默然不語。

房玄齡道:“你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打擊世家門閥。不可否認,手段都十分有效,不過聽上去,你的最終目的並不是為了將世家完全滅亡?”

張煥笑了笑:“小侄認為,紡織業大變革之後,逐步讓世家轉變為大商人,再采用分化拉攏之策,讓忠於朝廷的人掌握家族的實權,從此不再插手朝政,反而為我大唐的富強出力,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李世民並未出言,在房中來回踱步。張煥也不著急,自顧將剛才的長篇大論整理了一下,並沒發現什麼不妥。

李世民終於開口道:“張煥,你的意思是說先用奢侈品引出民間資金,待到時機成熟,再發展紡織業?”

“正是!隻是我大唐重農抑商,因此小臣開始才說過,所言會和一些國策違背,請皇上恕罪。不過小臣也認為,可以讓商人賺錢,但是不可給他們任何地位!”

“朕早說過不怪罪於你。今日朕隻是臨時起意,沒想到卻聽你說了這麼多妙策。關於活字印刷術,明日三司會審之後,朕就會讓閻立德來找你。其他的事宜,你好好整理成冊,奏報給朕知道。切記,除了朕和你,再不許第三人看見這份奏本!”

張煥肅然道:“謹遵皇上旨意!”

李世民這才記起另外一個來意,和他說了一些明日三司會審的事,看看天色竟然已經亥時末了,就和房玄齡一起離去。張煥送到大門口,目送馬車消失在了街角才回到房中翻看那封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