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拉斯·特維德(1 / 3)

拉斯·特維德曾擔任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銀行家長達11年,而後於20世紀90年代轉進電信與軟件產業,創辦數家高科技公司。拉斯·特維德曾出版數本有關一般經濟學、營銷、電信和交易的書籍,而《金融心理學》成為著名的暢銷書,目前已被譯為多國語言。

心理因素影響市場價格波動,這一事實正為越來越多的學者和股民所接受。本書論述了股票市場交易的神秘一麵,即“市場心理行為”,全麵提供了金融市場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刻畫了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因素是如何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化的,為證券市場技術分析奠定了一整套心理學基礎。此外,特維德還介紹了有關參照點和錨定點的最新進展、自發形成的蓬齊騙局,並且詳細解釋了為什麼牛市的成交量一般要高於熊市。本書提供了金融市場心理分析的實用指南,是每一個股民、金融分析師和銀行家的理想工具。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往往曲解得到的信息,使它們看起來像支持自己原來的態度,可以驗證自己行為。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拉斯·特維德

在上升趨勢中,我們尤其要注意觀察不斷抬高的底部,而在下跌趨勢中,要特別留意不斷下降的頭部。

——拉斯·特維德

1.市場走在前麵——市場提前反映經濟狀況

有歐洲巴菲特之稱的科斯托蘭尼曾這樣描述市場:“一般來說,消息不產生價格波動,而是價格波動產生消息,這無論在巴黎、倫敦還是紐約都是一樣。一天的交易結束後,每一個人都在為當天的價格變化或者趨勢反轉尋找借口,而這些借口是他2小時前怎麼也想不到的。”

對於市場走在前麵,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人們會“裝聾作啞”。例如在牛市時沒人喜歡壞消息,看空的人有再多的證據也會被口水淹沒。這導致了一般大眾得到的信息就是分門別類了的,隻會使市場情緒得到強化。而很多股民亦渴望經濟學家出麵證實趨勢的延續。所以,當市場見頂回落時,來自各方麵的消息和分析總是正麵的。第二個對市場走在前麵的解釋則是:市場提前反映經濟。大型機構可以短期影響市場,可以操縱個別股票,但無法控製整個市場的價格運動。因此股市實際上是獨一無二的經濟晴雨表。同時,作者發現債券市場是更好的經濟預測工具。而1929年著名的大崩潰預言者巴布森認為:“貨幣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因此在所有指標中是最靈敏的。”

2.市場是非理性的——投資者的瘋狂無法計算

市場一般走在經濟前麵,但有時晴雨表裏會有水分。特維德回顧了曆史上有名的3次超級泡沫以及隨後的大崩盤,它們是:荷蘭1636年鬱金香泡沫,英國南海公司泡沫,美國華爾街1929年大崩盤。關於南海公司泡沫,前麵已經有過介紹,事實上連牛頓都未能抵擋投資南海公司誘惑。南海公司是一家“什麼都不做,僅僅出售計劃,概念和希望”的公司。牛頓經不住暴利的誘惑也加入了投機南海公司股票的行列。泡沫破滅後,虧本的牛頓沉重地說道:“我能夠準確地預測天體的運行軌跡,卻無法計算出人類的瘋狂!”

回顧這幾次泡沫曆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有時完全沉浸在一種希望、貪婪和恐懼的非理性感情中。心理學可以解釋人們為什麼那樣做的原因,但無法回答為什麼人們同時行動這個問題。所以需要分析複雜運動的數學家的幫忙。這種行為被數學家稱之為“混沌”。

3.混沌支配——與自我強化的關聯

書中特維德還介紹了著名的蝴蝶效應。氣象學家洛侖茲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計算未來的天氣變化,計算機可以通過連續計算來得出預測結果。一次為了節約時間,他把以前的中間過程的打印結果作為初始輸入值輸入計算機,但是當洛侖茲喝了一杯咖啡回來後,結果令他大為吃驚。計算結果本應跟以前的計算序列完全一樣,但實際卻一點也不像,而且越到後麵,差距越大。最後他發現,原因是計算機實際使用的是6位小數,但打印結果時隻有3位小數。小數點3位以後的微小不同最終引起了氣象預測結果的極大差異。千分之一度屬於氣象儀器的感受邊緣,但這種微小差距導致的結果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