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幾天,終於下起了春雨,時而淅淅瀝瀝,時而大雨滂沱,把幹旱了一個春天的大地不那麼溫柔的洗禮了一遍。這深山裏的春雨,沒有潤物細無聲的溫柔,沒有小樓一夜聽春雨的寂寥與不安,卻也在幾天以後,看到了含苞欲放的花蕾,泥濘的黃土裏,遠看也有了星星點點的綠意。
聽到第一聲布穀鳥叫的那天,孫小花正在河邊洗衣服。民間有這樣的傳聞,聽到第一聲布穀鳥的時候,如果在走路,那麼出門大吉;如果在幹活,那就是一年的勞累了。孫小花自嘲的咧了咧嘴,這還用說麼,這一年能不勞累麼?孫小花並不懼怕這點勞苦,她並不是一個現實到可怕的人,而這時卻隻能心心念念的思忖著怎麼樣能多積攢點錢,多打點糧食讓全家吃飽飯,怎樣讓兩個弟弟吃上肉。生活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憂愁,孫小花卻已經沒有心情顧影自憐了。
春漸深,農忙始。孫家的兩畝小麥因為水分充足,黃的要比同村人慢一點,這時候也終於可以開始收割了。一家人忙活了三天終於把小麥收割完並背回家院子裏曬著,趁著天氣晴好,又開始把田翻了一遍。這兩畝冬小麥又為孫家貢獻了一石多的糧食,一家人都在為這額外的豐收而興奮異常,孫小花卻是對這時代的小麥產量之低感到無語了,好在自家的這些糧食,隻要不浪費,就算養頭豬也已經夠了。
有了去年堆肥的經驗,今年全家都動了起來。早早的就從山邊找了枯枝落葉堆了非常龐大的幾堆,又把家裏的兔子糞、雞糞等都拿去蓋上,今年的肥料比去年多也比去年早就可以用上。去年孫家的豐收也引來了村民的注意,最後孫家把豐收歸功於堆肥,於是村裏家家戶戶並都效仿了起來,若不是孫家行動的快,一時間倒也難以收集到那麼多的枯枝落葉。孫小花對此也並沒有藏私的打算,還讓父母把一些關鍵的操作方法悉數告訴了村民,一時間大家對孫家的好感又強了不少。
這個時節大概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時間了,早出晚歸,臉朝黃土背朝天已經不足以形容孫家的疲勞了。每天公雞第一遍打鳴,孫家就會起來,喂兔子、喂雞、挑水、做飯,一家人吃了飯天才微微亮就得下地幹活,一直到天黑看不清全家才拖著累的酸痛無力的身子暈乎乎的回家做飯。好在現在家裏至少不缺糧食了,一日兩餐都是幹飯,中午還能帶點剩飯到地裏去吃,每隔兩三天還能吃到一頓流油的臘肉,而且每天的菜裏都放了油和鹽,這樣的日子總算比去年的棲棲遑遑強多了。
這樣一直忙了大半個月,總算是把自家的三畝水田和兩畝地種完了。一家人去年種瓜豆得了甜頭,今年也打算更大規模的種一些。除了田埂地邊和房前屋後,自家今年的山邊果樹林都種了瓜和花豆。村裏幾乎每家都送過南瓜的,這時候卻還有幾戶人家的媳婦上門討一些瓜子,孫小花也不吝嗇的就給了每人一碗。原來給的想必是被饞嘴的媳婦兒在漫長的寒冬裏吃光了吧,孫小花也不想計較那麼多。
因冬小麥熟的晚,全村都忙完了,孫家才幹了一半活。這時候好人緣的力量就顯示出來了,村裏幾乎有大半的人家都派了強勞力過來孫家幫忙,最後一天就把活全給幹完了,孫小花不得不感歎這個時候的民風淳樸,人們居然會記住這麼一碗瓜子的情義。
孫家的老母雞也開始下蛋了,大概是跟吃食有關,這時候的老母雞也不是一天一個蛋,平均下來也就是兩天一個吧。孫小花又想方設法的讓兩個弟弟在割兔子草的同時,挖蚯蚓、找各種蟲子回來給兩隻老母雞加餐,希望能夠多產兩蛋。
兔子繁殖的非常之快,這時候已經有20多隻兔子了,前幾天又多了一窩小兔子。孫小花不得不在集市的時候,背了5隻大兔子去賣給鎮上楊大叔一家。鎮上已經沒有什麼新鮮的物種讓她來搜尋了,生財無門,孫小花不得不糾結了起來。她也想著自己是不是應該買一把弓,練練箭以後好去捕獵,後來想了想村裏成年人的小身板,她也就放棄了。她自己能不能長到150cm都還是個未知數,還要做獵戶呢,做夢去吧。
孫家今年的糧食雖然是足夠吃了,孫小花卻深深的不信任這個世界,靠天吃飯的年代誰又能說得準呢。想了想,她還是決定繼續和去年一樣繼續提取一些蕨根粉出來。又是全家出動的忙了一個多周,孫家總算是提取出來了足夠的蕨根粉,還尋了不少的鮮嫩蕨菜,曬幹一部分,另外的則是醃了起來。想起去年客棧的楊大嬸說客人很是喜歡她做的醃蕨菜,這次孫小花帶著兩個弟弟足足背了兩大籮筐送到了鎮裏。遺憾的是年後一直沒有見到楊光宗,好在孫小花手裏有著一本書,可以慢慢的教給兩個弟弟。
農忙結束了,孫小花從鎮上送了蕨菜回來,日日教兩個弟弟讀書識字,卻是越來越壓抑和鬱鬱寡歡。這個家自己到底還能做些什麼呢?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