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月就在濕漉漉的雨季中過去了。孫小花和掌櫃家小男孩約定的學習時間終於到了。孫小花前一天就在地裏摘了五個南瓜,又掐了一捆旁支長出的鮮嫩的瓜葉,裝在背簍裏,拿去給掌櫃家嚐鮮;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來,從雞圈裏抓了一隻山雞,用草綁好翅膀和腳;又帶著自己這次寫在竹片上的字,打著火把前去鎮上。
雨後山路濕滑,天又還沒有亮,孫小花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所幸她起得早,今天到鎮上比往常早了快兩個小時。她拿出幹糧啃老幾口,就到了客棧。老板見她來得早也很驚訝,孫小花和他說了會話,又說明今天自己是來找小先生的,上個月約好了的。孫小花把瓜和山雞拿到了後廚,老板娘笑著說她太客氣了,連忙叫自己的兒子過來。
孫小花規規矩矩的喊了他小先生,隻把他樂的笑靨如花。兩人就在客堂找了地方坐下,先考她上次學的字,見孫小花全部在竹板上寫出來了,他就覺得是自己這個老師教得好,也很滿意。兩人學到了中午,老板娘卻端上來了一碟子烙餅子,還有一鍋雞湯,孫小花推辭不過也就一起吃了飯。
飯後兩人繼續學。孫小花學的極快,最多三遍就全部記住,這一日學了差不多有500字,也知道了掌櫃姓楊,孫小花就叫他楊大叔,這個小男孩卻是叫做楊光宗,孫小花就稱他為小楊先生。臨走時,小楊先生又把他的習字帖都給了她,讓她拿回家慢慢學。還說了自己下個月不會回來,要等到中秋節自己會回來家裏呆上三天,讓她那時候再過來,到時候多教她些來補償。孫小花也滿口感謝著答應了。小楊先生看她穿的破爛,身上又到處摔的泥巴,知道她家有兩個弟弟,想來生活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和自己老娘商量了下,給了她兩身自己小時候的舊衣服,讓她拿回去給弟弟們穿。來往了這麼多次,又很喜歡她的聰明懂事,老板娘也找了自己的一身舊衣服給她,雖是麻布,但隻有一兩個補丁,對於孫家來說,這簡直就是新衣服。孫小花又謝了謝他們,背著東西回了家。
楊大叔看著她的背影,不停的感歎,這要是個男孩多好,將來一定是大有出息。楊家隻有楊光宗一個獨子,兩人一直想要個女兒,也就不知不覺的把她當成了女兒來疼愛。
回到家吃過晚飯,一家人就開始試衣服。陳氏穿了老板娘的衣服。楊光宗的衣服,一件大寶剛好可以穿,另一件卻是太大了,陳氏就改了改了款式打算給孫小花。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人穿的都是沒有染色的麻布、葛布,印染技術不發達,染出來的布脫色厲害,對於老百姓來說倒還不如不染色的。
次日卻是個難得的好晴天。孫小花帶著兩個弟弟到田裏轉了一圈,發現自己的稻穀施肥之後,由黃綠色變成了烏油油的綠色,稻穀過了揚花期,現在已經是半飽滿的稻穀了。孫小花摘下一粒擠開一看,裏麵全是白色的米漿。這時候的稻穀,穀穗極短,還沒有現代的一半長。孫小花又看了看村子裏別家的稻田發現自家的算是還不錯。
孫小花歎了口氣,前世的自己學的是生物學,對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有所了解,即使是雜交水稻,也不是一項多難的課題,如果有材料,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可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株,當年袁隆平千辛萬苦也不過是在南方雨林找到了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在南方的雨林或許會有這樣的野稻穀的存在,可自己身在這不南不北的窮鄉僻壤,又怎麼可能去?即使去了,孫小花也不相信自己有這麼好的運氣能夠找到這樣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