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花到這個世界已經快兩個月了。這沒鹽的日子,她實在是忍耐不住,也就打起來家裏的那窩兔子的主意。家裏總的有7隻兔子,一公一母兩隻大兔子,5個小兔子。罷了,把那隻公兔子拿去換鹽吧。
孫元寶夫婦也表示沒有意見。恰好明日就是集市,陳氏就帶著孫小花一起去。一路上孫小花總算搞清楚了這個時代的物價了。一個大肉包子一文錢,大肥兔子能得30文左右。鹽是奢侈之物,20文一斤。母女兩在集市邊上擺了大半個時辰,連一個問的人都沒有。也是,在這個時代,大多數的農民都和孫家一樣隨時挨餓,即使得了幾個銅板,也要優先考慮購買農具、鹽之類的必需品。這時代連生病也要多數自己熬過去,尋常人家又哪能有錢買兔子。
孫小花想清楚之後,就覺得這兔子是賣不出去了。想起上次張大嬸是在雜貨鋪換的,自己也想去碰碰運氣。卻不料幾家雜貨鋪都隻可以換東西卻不買兔子。孫小花隻能再往剩下的店鋪走去,最可能的也就是客棧了吧,客人住在裏麵總是要吃東西的。讓孫氏等在外麵,自己單獨進去找客棧老板,客棧老板正在櫃台低頭看賬本,孫小花喊了聲“掌櫃大叔”,便規規矩矩的站在旁邊等著,老板抬起頭看見是個幹淨的小姑娘,孫小花就問到“大叔,您這要兔子麼?我和我娘親來賣兔子換鹽,卻沒想半天還沒賣出去。這兔子很肥,您這要是殺了吃肉的話是非常好的”,老板聽她說話還規矩有禮貌,就拿過兔子看了看,真是一隻大肥兔,也就爽快的給了她三十文錢並讓她提到後廚給老板娘。
孫小花在前麵得了三十文錢,千恩萬謝的對老板鞠躬正要出門。回頭發現老板繼續看著賬本,忽然想到,老板看賬本那就是識字了,隻要自己能讓老板教自己幾個字,這一身的知識至少也有個說法。恰好這時候客堂裏吃飯的人起身走了,凳子和碗筷到處亂擺著。孫小花就折回去和掌櫃說謝謝他買兔子,想幫他收桌子感謝他。然後把凳子擺整齊,又收了碗筷往後廚走去,後廚那廚娘回家了,隻有老板娘一個人在,就一邊與老板娘說著話一邊把碗給洗了。老板娘笑眯眯的送她出門,老板看了看她穿的破爛,順手拿了一文錢讓她買包子吃。
孫小花可是想和老板有個好交情的,哪裏肯拿這一文錢。於是連忙擺擺手,嘴裏一麵說著“掌櫃大叔,要不是您買了我家的兔子,我和娘今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賣出去呢,我怎能還拿您的錢,給您洗個碗這是我應該的,今天太謝謝您了。”說完就跑了出去。老板看著她嘴裏說著,“這個小姑娘有意思,下次要是再來賣,咱們要是合適就幫幫她吧。”
孫氏焦急的在外麵等著,看她沒拿著兔子出來就鬆了口氣。孫小花把錢給了孫氏,兩人一起在雜貨鋪買了一斤鹽,這時代的鹽不是後世的小顆粒而是像石頭一樣的鹽塊。孫氏拿出個布包小心的包好鹽,放進身上背著的籮筐裏。母女倆懷揣著十文錢的“巨款”在集市上慢慢的看著。這可是孫小花穿越過來之後,第一次拿到的錢。一文錢一個的大肉包子,遠遠的就散發著香味,可兩人都舍不得買。
母女倆快走通這條街的時候,看到路邊有個擺攤的,布口袋裏在賣豆子和南瓜籽。這個時節恰好是應該種了,孫家卻是什麼種子都沒有的,孫小花就和孫氏說了,買了一碗豆種,一碗南瓜種子。母女倆這時候轉完了整條街,於是就背著買來的東西,揣著8文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