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誌王室同意,那麼他們還能繼續存在下去,不同意,那麼他們的結果隻有亡國。”
楊豐說道。
目前阿拉伯半島的局勢已經達到了他的目標,內誌亡國對他並沒有好處,同樣米國人被徹底逐出中東對他也沒有好處,保留這個國家,但將其實力大幅削弱,這樣他們的油田就會成為所有人覬覦的目標,無論是重新立國但卻沒有油田的漢誌,實力增強同樣也沒有油田的約旦,野心勃勃的巴比倫和波斯,都不會對這隻肥得流油的肥羊客氣,群狼環伺中的內誌隻能乞求別人保護。
那麼他們會選擇誰來當保護神呢?
米國人嗎?
恐怕他們很難再一心一意地跟著米國人了吧?
“好吧,我會幫你轉達的。”
他老丈人點頭說道。
楊豐和米國人鬧到現在,也的確該結束了,雖然對不列顛政府來說,也挺樂意看到這種事情的,但如果真擦出火來就麻煩了,畢竟還得指望米國人扛著自由世界的大旗,既然楊豐有意結束目前這種局麵,那最好還是從中說和一下讓米國就坡下驢算了,反正他們也打不贏,這一點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
至於內誌人……
他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把調停明美矛盾的重任委托給自己老丈人後,楊豐開始在那裏整理未來的中東格局,在經曆這場戰爭後,薩拉森世界的版圖完全洗牌,原本曆史上該出現的一切恐怕也都將麵目全非。
首先迦南人可以笑了,雖然他們將麵對一個更加強大的約旦和漢誌同盟,但這個同盟最重要的敵人卻不是他們,而是隨時有可能奪回自己所失去一切的內誌人,在薩拉森世界以務實著稱的侯賽因國王,肯定會和迦南緩和關係以全力應對內誌這個敵人,也就是說隻要迦南不主動試圖奪回約旦河西岸,那麼約旦就不會再摻和對迦南的圍攻,迦南少了一個主要敵人。
其次,蘇聯人的勢力更加穩固,穩定的巴比倫,埃及,敘利亞聯盟已經形成,至少在目前來講,這個聯盟已經成為中東最強大的本土勢力,內誌被打斷腿,讓這個聯盟沒有了後顧之憂,那麼接下來他們必然會邁開擴張的腳步,而擴張的方向則是向南,向衰弱的不列顛控製區和遭遇慘敗的米國控製區,也就是包括內誌在內的油霸君主國。
原油誰會不喜歡呢?
第三什葉派做大,重返漢誌的費薩爾二世想要牢牢掌控他的新國家,必然會依賴什葉派,實際上現在他已經這樣做了,大量的什葉派會湧入原本純粹遜尼派居住區的兩聖地,漢誌將變成類似巴比倫一樣的兩派混居國家。再加上南部的也門,什葉派版圖急劇擴大,缺乏油田的費薩爾二世很難搞好經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隻有搶,也就是繼續同內誌的戰爭,那麼他還將更加依賴什葉派幫助。
這樣一來他們這一個陣營會和蘇聯陣營形成準同盟,目標就是波斯灣各大油田,原薩拉森國家和迦南之間的矛盾會退居次要,畢竟和迦南人打下去不會得到太多利益,但大家合夥把那些擁有石油卻沒有足夠能力保護自己的小國家搶到手才是正理。
那麼這樣一來海灣四國,或者保護他們的不列顛人和米國人就不得不站出來了,米國人不想丟掉油田就隻能在內誌繼續維持大量軍隊,無力應付這種局麵的不列顛人如果不想放棄在這些油田的利益,那麼就隻能找別人幫忙,找米國人或者找大明。
而這就是大明順理成章接過科威特,巴林,卡塔爾三國的最好機會,前提是必須讓米國再不靠譜一些。
也就是說繼續支持費薩爾二世聯盟,讓他們把內誌和米國人打得狠一些,讓不列顛人別無選擇。
不過這個得以後的,現在首先需要做的是結束戰爭,然後大明抽身離開,等大明離開以後再鼓勵他們重開戰端,否則的話明美就沒法恢複友好了,而接下來他必須和米國恢複友好,因為很快他的好朋友肯尼迪就上台了,至少在民主黨主政的時代,大明還是要保持同米國友好關係的。
“這個世界真亂啊!”
想到這裏,楊元首不禁發出了由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