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侯賽因同意了。”
胡好對正在閉目養神的元首大人說道。
“嗯,他是個明白人,告訴陳虎他們也做好準備吧,這次說不定要鬧得很大呀!”
楊豐淡淡的說道。
內誌和袋鼠可不一樣,後者和米國並沒有直接的利益,頂多算是戰略布局中一個棋子,得之固然好丟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但內誌卻是米國目前在中東唯一最忠實的盟友,而且還是米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去年一年內誌就向米國出口了四千萬噸原油,搞這樣一個國家,那等於在艾克身上拉一刀子,他要是還能忍住那才怪呢!
這樣的話明軍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就在費薩爾二世的複國大軍駛往中東的時候,原本駐紮澳大利亞的明軍所有應龍轟炸機全部返回本土,原本戰爭結束後便被送進船塢的順天號航母提前出塢,緊接著駛往中東和此前就到達那裏的昆侖號航母彙合。而所有在港的青龍級常規潛艇也都相繼在碼頭上消失,大批飛豹戰鬥轟炸機和鬼怪戰鬥機轉場安汶,永寧兩大基地,加強對巴拉望島和桑托斯將軍城兩處美軍基地的防禦,同樣西哈努克港和萬象的基地空中力量也得到加強。
另外為了看住天竺,一個應龍轟炸機大隊進駐英帕爾機場。
這些應龍轟炸機可是全部攜帶著炸彈之母。
這種自從露麵以來,還沒有在任何戰爭中使用過的巨型炸彈,對於那些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威懾力絲毫不輸於核彈,畢竟誰都知道核彈並不是可以隨便使用的,但這種巨型常規炸彈使用起來卻沒有任何限製,而威力卻絲毫不輸於小型核彈。
明軍的調動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現在所有人都在盯著費薩爾二世那支華麗的複國大軍呢。
這位國王陛下的遠征,可是很多人都喜聞樂見的,不列顛,米國,內誌,甚至於波斯和更遠的迦南,都在默默為這位勇敢的年輕國王陛下祝福,祝福他能夠順利踏上屬於自己的國家,然後為那片土地帶去持續不斷的戰亂,雖然這種戰亂容易對世界原油供應造成一點影響,但好在他們的戰場肯定在南部,打不到遙遠的基爾庫克去。
很顯然支持這位國王陛下的人太多了,就在費薩爾二世的複國大軍到達阿曼南部時候,他的堂兄,約旦國王侯賽因宣布將出兵幫助自己的堂弟奪回國家,而且他準備了整整兩萬大軍。不過約旦雖然和巴比倫在陸地上接壤,但從安曼穿越六百公裏浩瀚沙漠打到巴比倫有人的地方也太不現實,所以這兩萬人最好直接海運和費薩爾二世的軍隊一起從巴士拉登陸。
可這樣的話他又沒有足夠的運輸船,結果隻能在亞喀巴港等待,然後他堂弟先繞個彎過去把這兩萬大軍接著,反正費薩爾二世現在有的是船呢!
既然這樣費薩爾二世肯定不會拒絕的,於是那支原本要駛往波斯灣的龐大艦隊,立刻轉向駛往亞丁灣,在吉布提的明軍基地順便接受了一下補給之後,沿著紅海駛往兩千公裏外的亞喀巴,為了防止和巴比倫共和國一夥兒的埃及偷襲這支艦隊,明軍昆侖號航母編隊將護送他們北上。
直到這時候還是沒有人察覺出任何異常。
侯賽因出兵很正常,因為巴比倫ge命之前兩國就已經合夥,並且變成了以費薩爾二世為元首的聯邦,而直到現在這個聯邦也沒解散,隻不過國家元首變成了侯賽因,他出兵在法理上仍舊可以說是聯邦內政。
可以說一切都是那麼合理,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所有人都被這兄弟倆的表演蒙蔽了。
而且就在這時候,各方勢力也開始行動起來。
大明,米國,不列顛都不約而同地警告迦南,嚴禁他們趁機對約旦下手,倒是敘利亞和埃及對約旦進行猛烈抨擊,而且威脅如果侯賽因一意孤行,迦南趁機進攻的話他們是不會管的。
這實際上就是在鼓勵迦南趁機進攻約旦。
倒是內誌很罕見地對敘利亞等國發出威脅,一旦他們敢插手巴比倫王國的內部問題,內誌絕對不會坐視,而且內誌軍隊還向內誌與巴比倫邊境集結,打出的旗號是應對可能出現的難民潮,同樣波斯軍隊也向邊境調動,遜尼派和什葉派居然如此配合默契倒也是一大奇觀了。
這種讓人吐血的違和感就是這樣在中東上演著。
而費薩爾二世的艦隊依然在以二十節航速不停前進,和他隔著整個半島的卡塞姆已經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剛剛開始接收蘇聯軍火的巴比倫軍隊在巴士拉嚴陣以待,隨時等著抵抗他們前國王的登陸,甚至卡塞姆還把他一個剛剛到手的米格21中隊調到了巴士拉,同樣一個旅的T55坦克也將成為他的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