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沙漠風暴(1 / 2)

對於正在挖他們牆角的楊豐,米國人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因為就在這時候,北高麗戰場上,誌願軍已經發起了全線進攻。

“這是第六次戰役了吧?”

楊豐趴在地圖上說道。

他身後巨大的沙盤上,一群參謀正在忙碌中,旁邊一個個負責通訊的小女兵,不停報著剛剛收到的最新報告,氣氛煞是緊張。

“是的,第六次,第一次是雲山,長津湖戰役,第二次是突破清川江防線戰役,第三次是平壤之戰,第四次是分界線戰役,第五次是漢江防線戰役,隻不過那是米國人主動進攻,這是第六次戰役,這是誌願軍主動進攻。”

陳虎說道。

“各戰役結果。”

楊豐說道。

“第一次戰役雲山之戰美軍整建製損失騎兵八團,長津湖之戰美軍整建製損失步兵三十一團,兩個團長一個被俘一個陣亡,加上其他各部損失,扣除南高麗軍以外聯軍傷亡被俘失蹤約三萬五千人,絕大多數是美軍。至於南高麗軍沒法統計,到現在整建製被全殲都不知多少回了,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被擊潰,至於那些潰兵連南高麗政府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去哪兒了。

第二次戰役美軍沒有成建製損失,倒是土耳其旅全軍覆沒,不列顛人損失一個整建製營,但所有各部都損失不小,傷亡被俘失蹤約兩萬人,當然還是不包括南高麗軍。

第三次戰役聯軍方麵損失不算太大,隻有一萬多人,因為是平壤的巷戰為主,所以盡量避免這種作戰的米國人把南高麗軍踢上一線當炮灰,傷亡主要是他們承受,基本上這一戰後南高麗軍剩下那點人也打光了,退到分界線時絕大多數都是新兵。

第四次戰役情況差不多,因為南高麗軍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實際上第二線的聯軍是被他們給衝垮的,漢城也是直接放棄,雙方真正的大規模戰鬥反而並不多,聯軍損失隻有幾千人,而沃克的死亡是美軍最大損失。

第五次戰役聯軍損失慘重,不但坻平裏讓美軍損失了第三個團級作戰單位,而且高盧營全軍覆沒,其他各部在誌願軍的橫城反擊時候也傷亡不小,總共加起來超過三萬人。

這樣五次戰役加起來,包括美軍在內的聯軍傷亡被俘失蹤總數為十萬,如果加上南高麗軍,這個數字估計得放大四倍。

誌願軍的損失咱們很難統計,但根據聯軍公布的數字,扣除他們習慣的水分比例,還有就是結合咱們在新華的情報人員彙報的各地醫院傷員收治情況,還有他們向戰場增兵情況,估計應該超過二十萬,但不會超過二十五萬,雙方傷亡交換比一比二,如果加上南高麗軍就變成二比一了,很顯然誌願軍的戰鬥力是遠遠超過倭軍的。

但這一次,恐怕他們很難繼續勝利了,實際上他們主動向漢江南岸發起進攻,這種行為非常令人費解,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攻擊極限,他們的後勤無法支撐漢江南岸的攻勢。雖然現在漢江完全封凍,的確適合於向南進攻,但物資供應不上也沒用,而且漢江封凍也就意味著一旦戰敗,他們很難再依靠漢江來穩住戰線,弄不好會變成潰敗的。”

陳虎說道。

楊豐聳聳肩,他當然知道李同誌為什麼主動進攻,這是蘇聯人和北高麗人逼得。

史達林已經多次向李同誌表達不滿,認為誌願軍固守漢江防線而不向南進攻完全是錯誤的,是坐失把美di國主義者趕下海的最好機會,這種行為非常令人難以理解。

而北高麗人同樣也是不停催促他,甚至公開對誌願軍的行為提出質疑,此前李同誌還能以缺乏渡河器材,很難進行渡江作戰來解釋,但現在漢江全麵封凍冰層都能過去汽車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用這個借口了。

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為了向各國正在看著的同誌們做出一個交待,也就隻能向南進攻了。

畢竟這時候新華的工業建設全靠史達林,哪怕為了各地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工業化,也得用一場進攻來滿足這個家夥的要求。

實際上根據楊豐的內線情報,李同誌這時候已經對史達林很不滿了,當然他同樣也知道,因為調停爪哇島上的戰爭,史達林也同樣對李同誌很不滿了,很顯然這家夥對新華影響力的擴大並不喜歡。

他才是老大,他才是she會主義體係的主宰者。

“愛咋咋的,關咱們毛事!”

楊元首很隨意地說道。

這次戰役勝敗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他讓誌願軍和美軍戰場上的交換比變成二比一,這就已經算是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了,至於接下來的戰爭走向已經沒什麼可在意的,就算誌願軍像原本曆史上一樣再遭遇一次慘敗,美軍最多也就是把戰線重新推到分界線,反正繼續往北打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