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首戰(1 / 2)

可淡馬錫就達不到這個標準了,那裏華人數量,最多能占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還有百分之二十其他民族,這裏麵絕大多數的馬來人,另外還有不少天竺人,巴基斯坦人,當然也還有少量白人,想要加入大明,還得至少讓華人增加到百分之九十或者讓這些人減少到百分之十,這可是項大工程。

“怎麼達到標準我不管,但這個標準是不能變的。”

楊豐很肯定地告訴他。

其實方法並不複雜,要麼趕走一大批其他民族,要麼再拉幾十萬華人來,這樣一衝就可以很容易達到了,不過真要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這就得看淡馬錫那些華人怎麼玩了,反正他們也還有時間。

比如說讓老陳出麵,再從李同誌那裏移民一些人過來也挺不錯,反正他在李同誌那裏還是很受尊敬的。

“那如果達到了,我們將以什麼樣的形式加入大明?”

老陳拋開這個問題,接著問起另一個主要問題,這個問題比前一個問題更重要,前一個問題好操作,但這個問題就沒得操作了,隻能看楊豐是怎麼決定,反正他們這些人沒有跟楊豐討價還價的資格。

“這個有多種方式可供你們選擇,第一像婆羅洲一樣,直接加入大明帝國,然後變成帝國的府縣,類似於應天府和下屬各縣,同樣各府縣百姓也享受應天府百姓同樣的待遇,免費住房,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總之就是都一樣的。

第二,以自治加盟方式,帝國隻負責國防和外交,地方上在服從帝國法律的前提下,其他完全自治,隻需要承擔部分義務,比如說兵役,國防預算之類,當然細節上還需要完善,但是帝國也不會為自治共和國的百姓負擔各項福利,比如說免費住房這些,要搞就得你們自己負責了。

第三,就是以屬國形式,每年隻需要給帝國納貢就行了,你們可以有自己的軍隊,但沒有外交權,就像以前的澳大利亞一樣,你們遭遇侵略的時候,帝國會出兵幫助你們,同樣帝國遭受侵略的時候,你們也必須出兵幫助作戰,至於帝國出兵侵略別人,這個你們可以看著辦。

這三種你們可以任選一種,無論你們選哪種,我都是非常歡迎的。”

楊豐慢悠悠地說道。

實際上他很希望淡馬錫選擇第二種,畢竟他這種統治方式,隻適合小國家,一兩千萬甚至幾百萬人口的,總之人口越少越好管理,但人口多了就很麻煩了,更何況高福利也是要花錢的,別的不說關鍵是免費住房,他能夠直接吞下婆羅洲,是因為他在那裏早就完成這些了。

所有在他手下企業工作的,都享受和應天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反正他有鋼鐵廠,水泥廠,工程機械製造廠,發電廠等所有與建築相關的工廠,剩下無非就是把錢從左手交到右手,額外多花的也就是點建築工人的工資而已。雖然看上去為幾百上千萬人配套住房,像是一個很恐怖的投資,但實際上在圈子裏轉到最後他花的根本沒多少,更何況解決了這些後顧之憂後,那些工人會敞開了花錢,然後他們的錢又通過汽車,電視等等各類工廠大部分回流到楊豐手中。

實際上這筆帳,到最後已經沒法計算。

但如果淡馬錫直接加入,那他就得需要額外投資,來為那裏的無房居民提供免費住房,這對他來說並不劃算,當然他之所以擺出這些方式,就是斷定淡馬錫的資本家們,肯定會選第二種,因為第二種他們更自由,應天府高福利的背後可是高稅負,稅率遠遠超出其他國家。

尤其是在對待富人上,光一個個人所得稅階梯征收,就讓很多資本家抱怨不已了,用報紙的說法楊元首是在劫富濟貧,不過抱怨歸抱怨,跟著楊豐發大財的他們,也最多隻是抱怨一下,反正有每年巨額收入支撐,誰也不會真在乎那點稅的。

“元首,我們會認真考慮的。”

老陳說道。

他是代表淡馬錫的所有華人問這個問題的,當然也得回去跟所有人商議,再說這時候談這個問題還早呢,不列顛人還沒走呢,正努力維持他們那搖搖欲墜的統治呢!

當然,他們的離開也隻是早晚問題,這一點恐怕就連他們自己也知道,東南亞的主宰者已經不是他們了,至於接下來會變成誰,看看這位曝兵百萬,同時支撐三處戰場,卻天天跟沒事人一樣的元首大人就知道了。

現在隻要不是傻子,就都清楚東南亞這場大混戰的勝利者是誰,一個同時支撐三處戰場,卻依然在不停向高麗戰場上聯軍出售各種物資,甚至就連奢侈品生產都沒有受影響的國家,和現在連吃飯據說都開始緊張的天竺,爪哇等國,誰會是勝利者還需要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