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澤君當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尤其是在楊豐還準備給他一筆活動資金的情況下,不過他是不會像其他兩家一樣,南下去大明帝國接受庇護的,他得繼續留在倭國,為了爭取他的合法權利而奮鬥。有楊豐在後麵罩著,米國人也不會為難他,隻要米國人不為難他,倭國政府就不敢動他,然後他就可以像個堅強不屈的戰士一樣,一直不停地戰鬥下去,總會有越來越多的倭國人支持他的。
至於其他的,那就得看世界局勢的變化了。
就在梁誠完成他的任務,登上一架民航客機離開倭國時,楊元首也終於結束了持續兩天的祭拜活動,在返回北平的路上,他從兩旁老百姓的目光中,看到的已經不再是最初的新奇,而是深深的敬畏。
不過他帶來的部下並沒有全部撤走,而是留下了一個連的十三陵衛,這是必須的,這些人不但要負責十三座陵墓的日常維護,還包括了一些修複工作,畢竟這麼多年過去難免都有損毀之處。
“德公,有空可以到我那裏去玩,以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不妨直接開口,咱們既然是朋友了,就不要客氣,雖然我不會支持你們在國內的戰爭,但要是你們桂係有興趣打到國外去,那我是全力支持的,別說軍火物資了,就是提供空中掩護海上支援也都不過一句話而已。”
楊豐對李宗仁說道。
“元首是不相信我們能贏?”
李宗仁是什麼頭腦,一聽就明白這家夥隱含的意思。
“民心已失,你們拿什麼贏?更何況你們的軍隊名為一體,實則各存私心,就像德公你,你會全力以赴嗎?川係各軍會全力以赴嗎?就拿這平津來說,黔軍會全力以赴嗎?晉軍會全力以赴嗎?原西北軍係統的會全力以赴嗎?和保衛南京政府打光軍隊相比,好像和對方談判合夥更好吧?這可不是打倭國人,就算打倭國人還不是漢奸一堆堆的,現在自己內戰你覺得就算池峰城這樣的,也還會像在台兒莊一樣幾乎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嗎?”
楊豐端著酒杯,很玩味地看著李宗仁說。
“我一直就很奇怪,我們的人為什麼從來都喜歡關起門來在自己的家裏打生打死,幾百幾千萬人死都不心疼,卻從來不想出去搞一下?我們周圍那些地方實力都很強嗎?我怎麼沒覺得?
就像你們桂係,現在有多少軍隊?幾十萬總有吧?而且是幾十萬戰場上廝殺出來的老兵,為什麼非要把他們在內戰的戰場上變成炮灰呢?幾十萬精銳啊,恐怕都能直搗河內了,至於沒有後勤支持,有我在這個問題不值一提,如果你們再聯合一下龍雲和黔係甚至川係各軍,恐怕寮國,緬北這些地方,都是你們的囊中物。
我可以告訴你,不出五年,不列顛人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都會du立,這些地方會接著變成蘇聯勢力和米國勢力爭奪的焦點,那時候連這裏也會變成那邊的天下,那時候一個在中間的堅定反蘇國家會成為米國的寵兒。為了整個亞洲大陸上親蘇聯勢力不至於連成一片,他們會給你們所有想要的東西,就像現在的我一樣,米國人為了保證我回來給祖宗上墳的安全,甚至可以把整個第七艦隊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