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山憶(1 / 2)

楚元四十三年。正值八月時節。大楚帝國正北上方的楚北平原之上。一座對大楚帝國來說很是渺小也是留有深沉曆史記憶的名叫燕城的小城。或許是因為明天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的原因,城外通天大道上有不少正急忙的趕著回到離別已久的故鄉的行人,也有不少趕累了的行人停在路邊的大石上嘮嗑休息的,城外口也有不少正匆忙趕路的人們正有條不紊的快速入城。在燕城外不遠處的道口上不知何時停著一對與歸家的遊子們不同的身影,從年長老者手持的布帆上便能一眼認出應是隨處雲遊的算命先生了。“師傅,明天便是中秋佳節。看別人家都能團團圓圓的,我想我娘了。”老先生身邊大概七八歲的胖乎乎的小男孩開口說著便是要熱淚欲落。那老先生倏然的抬起頭看著那感覺瑟瑟的布滿灰色的天空,仿佛時間凝固,仿佛是退回了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四十三年前的夏國,乃是現大楚帝國的前身。當時的夏國皇帝夏霄雖不能用英明神武來形容,但也是愛民如子,勤政為民的好皇帝。而當初的燕城便是夏帝國的邊疆重地,雖然戰爭是不常有的,但也是要防範於未然,防禦外敵的重要任務便是交於冊封為鎮安大將軍楚長風。那時的燕城名為楚雲城,是因當日楚家第一任家主楚雲受封之時先皇的賞賜。原本那楚雲是不敢奢望能得到什麼賞賜的,卻因天下君王無戲言,便已其名命名。這年上代大將軍楚長風之父楚天剛剛過世不久,朝廷便下了旨意命他受其父鎮安大將軍封號病追封其父懿號為武儒,將老將軍好好安葬一番過後便即可前往朝都燕城謝恩。或許是因楚長風覺得楚家雖世襲大將軍封號,其父卻僅是終其一生的守護在這荒無人煙的大草原上不得離開寸步去看看外麵的世界而衝動了。半個月後無時無刻不是在皇宮中批閱奏折的皇帝霄便也是知道了蘇長風以鎮安大將軍旗號帶領邊城數十萬大軍在蘇雲城起義,各地腐敗官員亦是跟著打起了擁護楚長風的旗號。眼看著各路大軍已是攻至千裏之外的裕茵河盼,若是過了河,不消半月便可以進到朝都。或許皇帝霄是早有預測,當日便擬出禦折派人送往楚長風大營中,便在皇位之上自縊。第二日,楚長風便以大楚為國號,鎮安為名號開創了又一個留於史冊中的國家。隨著鎮安帝的皇權逐漸鞏固,便以諭旨布與天下曰:前朝大夏國淩煜皇帝夏霄,一生中政愛民,特賜名為‘鴻聖援德皇帝’,再賜前夏朝皇族餘後守國之北上楚雲城,並改楚雲城為前朝國都名燕城,永不得踏足朝都半步。而有一人便是由於貪玩,躲過了這麼一次滅頂之災。或許又是聽著了小男孩的哭聲,老先生便停下了回想,隨口的念道:“雪域闌珊相語依,瓶棱趨意不離身;不耐若相離,晴蘭緣起如青雲”。然後便牽著小男孩的手望那顯得有些蒼老的燕城而去。前朝的朝都中有一座端莊華麗的親王府,其中有一位名叫秦琊的絕色美人兒,也有一位長得俊朗無比的美男子,也許他便是這座宅邸的主人了。那美人兒經常喜歡為公子翩翩起舞,喜歡與公子嬉鬧,喜歡與公子玩做迷藏,喜歡隨著公子的琴音吟起公子寫給她的動人的曲子。也許是巧合,也許是興起,便跑去戲樓準備即興的來一出唯美而淒厲的折子戲。那時的公子演的角色不如現實中的自己精彩,也是這個原因讓他有一種索然無味的感覺。而那位美人卻是盡情的投入著自身體會的情感,像是要把自己更加貼切的引入到戲劇裏的角色中。當滿場賓客聽著弦索胡琴彈奏出琴瑟和諧的美妙音律時,卻忘卻了其中不能免俗的‘死別生離’才是這戲曲中獨特的畫龍點睛之處。美人兒努力的扮演著劇中的角色,而公子卻盡力的扮演著劇中的自己,相互的投入著不為人知的情感,卻描繪出使看官們紛紛興高采烈的拍掌助興的生動的完美演出。其實,光彩奪目的折子戲不過是整部劇中的部分之一,而且通常不會上演前奏和結尾的那些人們幾乎漠不關心的部分。或許正因為其中多出了一種殘缺不全的獨特魅力,才會沒有讓那麼多人感覺到其中含恨失心的悲傷。可是,來到後台還沒有卸下臉上胭脂俗粉的美人兒眼中卻不自覺的有著瑩瑩閃爍,亦將要跌落的淚滴,手中拿著一紙折扇上麵書有‘萍水相逢唯我知,雪域闌珊不相識;隻耐琴音定相離,緣起青藍若青雲’。而那位公子卻早已不見了蹤影,怕是已經離去了罷。隨之而來的便是來自北方蘇雲城的鎮安大將軍蘇長風的宣戰帖和當朝皇帝夏霄自縊的消息。隨著燕城城門的慢慢靠近,老先生的心情也是越來越顯得激動。暗自的想道:“不知當年的人,還留下幾個。”雖就隻是這麼一句,也能看出老先生對於這座城市的熱衷,對親人的思念。或許是感受到老先生手掌傳來的微微顫抖,小男孩詫異的問道:“師傅,你沒事吧,是不是累啦,要不我們坐下來休息休息吧。”聽到身邊傳來的關懷,老先生先是心頭一熱,想來自己表現的有些過激了,隨後反問道:“你可知為師以經多久沒有見過親人了?”問罷,才察覺這乃是一個錯誤的問答。多少年了,或許他自己都不會清楚的記得罷,或許從前根本就沒有想過那些親切的感情罷。若不是當年自己的懦弱,也許便可與這些親人們早早的團聚了罷。其實夏國滅亡時,那公子並沒有離去。而是本打算同那美人兒開一個他自認為有趣的玩笑,卻不當巧的是有個侍衛從宮中帶來給他的消息,一個壞消息。他本以為又是皇上對他的召見,卻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鎮安大將軍蘇長風帶領大軍發動造反並已有數路軍隊發起響應’。這個消息如毀天滅地般的摧殘著他的內心。他不敢相信他會有這麼一天,他本以為他會一直的過著那種安然如故的夢幻般的生活,可是現在的他不再是皇帝的弟弟,不再是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不再是親王,馬上變會國破家亡,或許還會身首異處。這對他來說猶如滅頂之災,不安的情緒在他心中肆虐。好的是他臉上的脂粉還沒有擦去,還沒有人從模樣上認得出他,這對他來說是件好事。他慢慢的開始了躲藏,之後他便悄悄離開了這座他以為會隨時崩塌的夏國朝都—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