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66)坐而論商(1 / 2)

胡雪岩此人到也識趣,知道張華軒原本就是出身豪富,況且這淮安事業全操於張華軒一已之手,所以以往用來打通關節的手腕全用不上,不但用不上,反而會適得其反。當下躬身呈上禮單,卻果然當真全是浙江一帶的土特產,雖然洋洋灑灑寫滿了整整一張禮單,加起來的價值隻怕還沒有胡雪岩身上的一襲錦袍值錢。

“好,生受胡兄了,這些我便收下了。”張華軒倒也沒有一清如水的打算,如果是厚禮倒也罷了,收受起來恐傷物議,眼前這一點薄物,收了也無人說話。

當下將禮單收起,交給張得利下去清點,眼見胡雪岩又要行禮,張華軒伸手製止道:“這拜來拜去太過麻煩,胡兄也有一個同知的前程頂戴,以後以表字相稱便是了。”

眾人不知道他當真是有意籠絡,要把這大清當世時最厲害的商業奇才收到麾下聽用,一聽張華軒如此說法,卻是麵麵相覷,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便是胡雪岩自己,卻也聽的一呆。

要知道當時商人地位實在是太過低下,如胡雪岩這樣的商人,就算是有捐官的頂子在頭上,其實各人都知道那隻是為了一層麵子,並沒有過班候補沒有擔任實職,不要說他捐個同知,就算是捐個知府、道台,在這些正經官員麵前,其實想得一個座椅去坐都是千難萬難的事,更不要說敵體相交了。

張華軒卻是若無其事,當下淡淡又道:“在我這裏,隻要有這層遮羞布就成,我自己不曾讀書應舉,豈不是也做的好大事業?”

他久居上位,其實已經威權日重,雖然與眼前眾幕僚私交甚好,其實眾人隻是表麵上與他嘻嘻哈哈,一旦有正事相商,俱是凜然聽令的多,更何況他語氣加重特別強調?

當下幾人中盡有不服氣的,卻都是凜然稱是,並不敢違拗。

眼見眾人答應,張華軒卻也不為已甚,當下爽郎一笑,向著諸人道:“諸位都是讀書人,我雖然不是,卻也沒有不看重讀書人的意思,不過天下事卻也不盡由著讀書人去做,前朝朱重八,本朝開國諸帝,豈又是讀書人?哈哈!”

張華軒隻管“哈哈”一笑,隻是他的話太過曖昧,居然直接拿著前朝皇帝與本朝的開國諸帝來自比,沈葆楨原本在此之前與他就謙恭下士一事聊過,自覺了解張華軒並無野心異誌,到得此時,卻又被他這一席話說的心驚肉跳。

他用警惕和探詢的眼神看向張華軒,卻隻見對方行若無事,剛剛聽起來大逆不道的語言竟好像是別人口中所說一般。

沈葆楨搖頭歎氣,隻得暫且將此事放下。隻是一邊聽張華軒與胡雪岩寒暄,一邊卻是暗地裏想:“要是張玄著果然起兵造反,我卻是該當如何?”

他並不是一介腐儒,出於儒家的習慣性思維和做法,當然希望張華軒是一個純臣,不過眼看張華軒這裏越做越強,實力越做越大,沈葆楨不是蠢人,當然看的出來張華軒手中的實力其實並不如朝廷所看到的那般隻有一支淮軍,事實上淮安這裏培訓的民兵的裝備已經有不少火槍,甚至還有幾門火炮,隻要張華軒振臂一呼,隨時都能拉起一支超過十萬人的大軍。而淮軍的戰鬥力更加不必說了,太平軍拿江南和江北大營沒有辦法,不過沈葆楨卻是清楚的知道,隻要張華軒下定決心,三個月內,就能把江南附近所有的清軍武裝力量蕩平幹淨,連一點渣也不會留下。而得到江南和安徽浙江等膏潤之地,又掐住了清江浦的漕運中心,清廷等於是被攔腰斬斷,隻憑北方與西北諸省的財力物力,根本就無力反撲,張華軒穩紮穩打,五年之內就能奪取天下。

除了這些,他還有平時籠絡來的大批讀書人和士紳官員的人心,還有宿州百姓的擁戴,等淮安這裏再實行減租減息,原本就得了張華軒不少好處的淮安一府十餘州縣,再加上宿州、海州等地實際上掌握在張華軒手中,這幾地加起來生民數百萬,又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有如此地利,再加上人和,再加上淮軍的戰鬥力,還別提淮安已經開始的工業化,這在別人眼裏不算什麼,在沈葆楨眼裏,這卻是能使淮安一地在將來足以挑戰大清全國的物力與財力保障!

他不想還好,一想之下,隻覺得背上若千百萬根芒刺在背,紮的他分外難受。其實不僅是他,就是剛剛投入張華軒幕府的翁同書也是麵露沉思之色,而薛福成麵色如常,在張華軒與胡雪岩寒暄之時還時不時的插話進去,丁寶楨咬著牙微笑,也不知道是在計較張華軒適才說讀書人的話,還是別有所思?

沈葆楨想的頭疼,隻覺得自己腦子嗡嗡做響,一時之間滿腦子全是一個疑問:“若是張玄著當真謀反,又確實有得國之力,我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