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64)毛瑟兄弟(1 / 2)

看到張華軒答應的爽快,兩個普魯士人對視一眼,然後都露出滿意的表情。

威廉先開口道:“保羅,這是你的專利,還是你來說吧。”

與二十來歲的哥哥威廉相比,十七八年紀的弟弟保羅略顯靦腆:“大人,我們兄弟兩人是製槍世家出身,我們的父親是奧本多夫符騰堡皇家兵工廠最著名的製槍技師,我們有十三個兄弟,四個哥哥現在還在皇家製槍廠做技師,我與哥哥威廉也自幼就住在奧本多夫,從有記憶力開始,我們兄弟就是一直與槍械為伴,在我的身高還沒有步槍高的時候,我已經能自己做出像樣的火槍來了。”

與擅長大吹牛皮的華爾相比,眼前的這兄弟兩人顯然不擅此道,雖然明顯說的都是事實而且並無任何誇大之處,保羅說到此處,仍然是紅頭漲臉,好像喝多了酒一般。

“不錯,其實我早就知道,你們兄弟兩人是我聘請來的最優秀的技師。”張華軒看他緊張,便溫言安慰一番。

其實他倒是一點也沒有說謊,威廉與保羅兩人的技術確實是三十幾個來自歐洲的製槍技師中最為優秀的,若是不然,華爾也不會求著這兄弟兩人賣力趕活。

聽到張華軒的誇讚,威廉也還罷了,隻是麵露驕傲之色,保羅到底年輕一些,聽得人如此誇讚,原本就紅潤的臉龐簡直要滲出血來。

他又停頓了片刻,終於鎮定下來,向著張華軒又沉聲道:“總之,我們兄弟都是優秀的製槍技師,而不是工匠。我們在製槍的同時,也在研究它,我們在了解每一支火槍的同時,也會試圖改進它的性能。原本依我們的年紀與地位,想得到一間功能與器械齊全的作坊來做研究工作幾乎沒有可能,最少得在五年之後,我們才能開始這種研究過程。但是因為大人的信任,還在淮安這裏優厚的條件,經過這一年來的研究,我們已經製出了一種撞針式後膛步槍,它擁有超過四百米的有效射程,雖然是單發步槍,不過隻要稍加訓練,一個普通士兵就可以輕鬆做到每分鍾擊發五次。大人,我相信以淮軍的訓練水平,最多隻要十天左右,就能完全掌握這種新槍。”

話說到這裏,這兩個普魯士人的底牌算是徹底揭了開來。其實如果張華軒對歐洲槍械的發展史略有一些了解,此時便會清楚的知道,站在他眼前的這兩個日爾曼大個兒是多麼的寶貴。

威廉與保羅確實是德國的製槍世家出身,兩個人威廉排行十二,保羅排行十三,其家族世代為普軍造槍,兄弟二人成年之時,正值張華軒派人到歐洲來招募最好的造槍技師,兩個人大的不過二十來歲,小的還剛剛成年,論起技藝雖然不比諸多兄長差,但是資曆還差的很遠,如果留在家鄉是注定在短期內無法出頭的。

事實也是如此,保羅與威廉雖然少年時就曾經在皇家兵工廠打工來貼補家用,不過在成年後一直到一八五九年左右,才擁有自己的第一家作坊,然後短短幾年後,兄弟二人就發明製造成功了當世時最為成功的後拉旋轉式單發步槍,這種步槍射程遠威力大,裝填簡單,問世之後就在美國雷明頓公司申請了專利,到了一八七一年,普魯士一次性正式采購了十萬支M71式步槍,而這種步槍,也成為後來清政府仿造的最多的步槍之一,甚至到了抗日戰爭時,由毛瑟兄弟出產的各式步槍及手槍,仍然被中國軍隊廣泛采用,有著如此淵源的優秀步槍卻提前了十年的時間,就在中國淮安的兵工廠中產出,這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了。

張華軒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兩人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毛瑟兄弟,不過並不妨礙他表達自己的欣喜之情。這個時代中國的槍械製造當然落後,相同的車床和各式器械,中國的匠人硬是把槍管造的粗糙無比,刻膛線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雖然淮安工廠的工匠已經有了粗步的培訓進步,不過與這些洋技師相比還是天差地遠。就眼前這兄弟兩人還沒有步槍高時就已經在兵工廠打工造槍,弟弟保羅才十八歲造槍的年齡卻超過了十年,而且起步就是高精尖的生產工藝,這方麵中國確實是落後的太久了。當張華軒眼前放上了一支旋轉後拉後膛裝填的步槍時,站在一邊的沈葆楨等人清清楚楚的在他臉上看到了一種非常癡迷的表情。

“這太漂亮了,簡直是完美。”

威廉與保羅對視一眼,保羅謙虛道:“這是樣品,在上色打光等處理上還是費了功夫的,如果是要批量生產,不可能有這種光澤和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