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55)肅清(2 / 2)

查清所有有問題的田主之後,十二月四日兩個營頭的淮軍正式動手。除了脫下淮軍的製式軍服,假模假樣的打起了幾杆撚子的軍旗外,從步槍到其餘配置一點沒變,而最讓那一晚宿州百姓膽戰心驚的,則是那些在半夜裏仍然白的晃眼的銳利雪白的刺刀!

如狼似虎的淮軍官兵在當地的細作帶領下,一千餘人分做百人或五十人左右的一隊,上半夜出發,下半夜動手,無數打著火把亮著刺刀的淮軍分做一股股的小隊,在各地細作的指引下,直衝入那些記在黑名單上的田主的家裏,接下來的事普通百姓看不到,唯有一陣陣的槍響整夜不停,子彈偶爾打偏打高時,隔的老遠蒙在被子裏望向窗外的宿州農民,可以清楚的看到子彈劃過夜空的痕跡。

到了早晨,所有名單上的田主已經被完全肅清,用後來丁寶楨的彙報所說就是:反對的聲浪突然消失,在撚子突然進襲後,所有的田主都開始變的深明大義……

對宿州而言,這是一個變革之夜,也是痛苦的一夜。無數人全家老小死於淮軍的火槍與刺刀之下,然後田產與浮財悄沒聲息的被官府瓜分給那些赤貧的農民。那一晚淮軍殺的性起,不但名單上的田主一家沒有跑掉,甚至有幾支小分隊順手還把村裏其餘的幾家大戶也給包了餃子。雖然肇事者受到了嚴厲的軍紀處分,不過這種“順手”的舉動,卻把那些原本首鼠兩端的田主們嚇的夠嗆。

在淮軍剛動完手後的半個月,有些田主還在等候來自朝廷的公斷,也有人寄望於皖撫福濟,或是兩江總督怡良出來主持公道。畢竟在他們看來,官兵這一次毫無理由的殺人,而且遇害的不是普通百姓,多半是在鄉下城裏都有聲望的官紳士家,這些人家的勢力盤根錯節,淮軍的這一次行動將會引發一次極大的反彈。

可惜,完全沒有。福濟最近一次反攻廬州的行動失敗,已經受到了都察院的嚴厲彈劾,不出意外,他可能在一年之內去職。而怡良等人,還在江南與太平軍苦苦糾纏,而且朝廷對兩江的局勢嚴重不滿,兩江也麵臨著換人的局麵。這樣一來,這些當道大佬哪有人有興趣為一群死鬼出頭,卻去與張華軒這樣當紅的掌兵大員為難?福濟還指望局麵大壞的時候,張華軒的淮軍能幫他解難救命!

而朝廷更是有趣,淮軍行事之後,隔了十天左右,朝廷卻是明發上諭,諭令張華軒嚴防地方,不準撚子再行生事,而對其餘各地的撚子在來春後也要嚴加痛剿!

這下誰也明白了,朝廷在這個當口兒不會和張華軒為難,因為要指望他的淮軍打撚子,打完撚子,再去與湘軍彙合,一起去剿滅太平軍。

在刺刀與凶悍狂暴的淮軍威脅下,在朝廷不理不問的悲觀情緒之後,所有的宿州田主當真是真心歸順,老老實實與丁寶楨等減租委員配合一起,立新約寫字據,核算收成,確定交租時間等等,原本艱難繁雜的事兒,左右不過又花了一月多功夫,整個宿州一府四縣的所有的土地改革減租減息的運動已經跨入了尾聲。

丁寶楨在年前完結了此事,得意洋洋的趕回淮安報道,在他之前,在淮軍肅清了宿州的反抗勢力,又擺平了朝廷與江南各地的幾個大佬之後,張華軒已經先行趕回淮安,宿州的事要緊,不過已經耽擱了很久的時間,況且大事已經料理完畢,並不需要他本人在此多耽擱了,隻要留下丁寶楨等人,搜集與彙總這一次減租運動的資料,做以後淮安減租減息時的數據分析的資料存底便可,張華軒留在此地無益,便索性先行趕回淮安。

況且,除了宿州這裏的事,淮安的事一樣要緊。將近年關,工廠與淮軍的福利要處理,要慰問獎勵表現傑出的將士與工人,甚至海門等地的棉田收成不錯,也需要張華軒這個一把手去親自慰問探視一下,而且曆次征戰,年關的時候也要慰問一下戰死將士的家屬,這件事更是馬虎不得,而且再過一個多月,全國各地與張華軒有生意來往的商人也會前來結賬,商量來年的進貨量,這些也將影響淮安工業來年的出產……一八五四年就要過去,來年如何,卻使得騎在馬上趕回淮安的張華軒意氣風發,雄心勃勃。(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