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54)暗流(1 / 2)

張華軒這話說的好聽,其實眼前這些田主們的收入已經被他削了一半有餘,眾人心裏恨的發癢,隻是現下礙著如狼似虎的淮軍和他們手中的長槍與刺刀,這些田主心中憤怒,有的人眼裏幾乎要滴出血來,卻是隻能見風轉舵,先答應下來再說。

他們如此做派,張華軒也知道這些人盡有些口不應心的,這裏答應的快也說明心裏越是服,自己的話隻怕是威懾不到這些老臉皮老滑條的官僚出身的地主鄉紳。

當下也不揭破,也不再多說。事實而言,他剛剛最後的一段話說的其實也算不錯,台灣的三七五減租運動雖然在早期嚴重損害了地主的利益,但是土地和利益減少的地主開始在政府有意的調節之下開始把手中的浮財投資在工業與商業活動上,這樣一來,所得的利益反而遠遠比當初土裏刨食所得要多的多。

不過現在他說的再好聽,底下這夥人怕也是聽不下去。當下淡淡一笑,也不理會那些鄉紳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表白,自顧自起身一拱手,然後大踏步而出。

這一次到宿州來搞土改,沈葆楨在江南,而且回來後也要去張羅求是學堂等諸多事宜,蓋校舍,招學生,製詳細的學生條列,招募老師,除了中國本土的,還得有大量的洋人教員,這件頭到中國來的洋鬼子裏人才不少,不過那些洋拆白也不少,屁也不懂仗著有一張白人的臉,就楞敢在遠東各國混吃混喝的不在少數。所以招募洋教員的事也要極為慎重,隻怕還要上海的英國怡洋行協助才能成事。

沈葆楨必定要忙的一頭包,張華軒把如此重要卻一時半會顯不出功績來的大事交給此人,也是相信此人耿介不求權勢富貴的性格,換了旁人,就算是有能力,可也未必肯把精力用來做猢猻王!

別的幕僚也各有差事,這一次他來宿州,普通的夫子師爺類的幕僚帶了幾個,真正可托一用倒隻有丁寶楨一人。

此人心狠手毒,幹練果敢,用來做細致工作可能會陷於公文事物而不能展其所長,近來淮軍練兵結束,他這個軍官幕僚短期內也無事可做,張華軒索性決定借助此人狠辣的性格,來搞一個土改。

他雖然沒有把宿州等地的地主排排站槍斃的打算,不過如果出現一些冤假錯案和過激的舉措,張華軒倒也樂見其成。

關帝廟的會議之後,張華軒的宿州三五七減租運動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丁寶楨正式主事,在張華軒帶著戈什哈們在宿州四處接見當地官員,督促著地方官員與裏保們帶著四縣農民,借著秋收完畢,初冬尚且不是非常寒冷的時候大搞農田水利的時候,丁寶楨卻是殺氣騰騰,先是抽調當地官府的骨幹,宿州曾經失陷在撚子手中,現任的州縣官多半是張華軒收複宿州後保舉,算是淮係的半個核心,基層的吏員衙役,多半也是淮軍傷兵複員後到宿州擔任,做起事來都是雷厲風行,有著軍隊遵守軍紀的幹練和淮軍係統出身的那種朝氣蓬勃的勁頭,讓丁寶楨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抽調完骨幹,組成了減租委員會和各級小組,丁寶楨榜文連下,減租小組四處出動,還雇傭了幾百名識文斷字的秀才生員,四處曉諭農人減租之事。接著就是按照預先調查清楚的賬目,開始逐鄉每村的召集田主與佃農,當著減租小組的麵重新議定租傭合約,按著去年的收成,隻簽訂去年田租的三成,簽約之時,農人百姓無不歡呼雀躍,盛讚張華軒之德,而田主們多半麵無人色,雖然當麵不敢亂說亂動,私底下的動作卻不知道有多少,隻怕紮小人打鞋底有之,半夜詛咒痛罵有之,至於私下串連的事更是不勝枚舉。土改減租這樣的事,就是百多年後的台灣,半年內退租的糾紛不下兩千起,而在這大清末世,黑暗愚昧的力量遠遠大過光明進步的力量,種種民生民享的權力學說亦是沒有引進,田主收租卻是天經地義,隻是靠著一點腐朽的儒家學說就要這些人放棄既得利益,這等於是緣木求魚,根本絕無可能之事。

對那些暗地裏紮草人的事丁寶楨當然不理,暗中串連,豈圖聯手抵抗,或是暗中恐嚇佃農,又或是交結私通江南等地的大佬,更或是派人到北京聯絡當道權臣的的小動作,丁寶楨卻是收集了不少。小打小鬧的事,他就手就處理了,不外乎是抄家拿人,枷責示眾,讓那些高貴的田主們也享受了一把大清朝的****利器,倒是那些組織嚴密,或是涉及到北京或江南諸多權臣的陰謀集團,丁寶楨雖然查到了蛛絲馬跡,卻是沒有敢當真下手,一則是怕打草驚蛇,二來以他現在的見識地位,也當真做不到一視同仁,把那些大官紳與普通的小地主一體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