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37)勝利(1 / 2)

劉永敬攻擊的是淮軍的右翼,剛剛在突擊的時候,四千多撚騎已經分做兩股,分別打擊淮軍一翼,左翼交給了劉天台,他那裏的淮軍陣線看起來更厚實一些,看起來比較難突破,劉永敬帶的騎兵除了韓老萬的麾下外,還有幾百是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劉餓狼名聲如日中天,是藍旗中赫赫有名的大將,如果韓老萬掌不住盤子,唯一的繼承人就是劉永敬。劉玉淵雖然也很強,不過究竟是外來戶,不是正根正底的淮北人出身,先天就弱了一層。

因此劉永敬帶著兩千強軍,去攻擊右翼,這裏的火槍手看起來比較少一些,防線顯的薄弱,如果能一股作氣灌進去,沒準就破了陣。這樣的大功勞劉永敬不拿誰拿?不但別的普通撚首不敢爭,就是劉天台這樣的大當家也不敢爭,由著劉永敬來分配他去幹累活和苦活。

事實好像也是如此,右翼的淮軍火槍兵剛剛打退了步卒的進攻,正端著刺刀要追擊的當口,迎麵衝來了兩千多騎兵,揚起來的灰塵足有半天高,這支火槍兵很不幸就是一營和二營,看起來這序列是淮軍的王牌軍,其實管帶卻是張華軒的兩個族兄弟張華建與張華築,礙著宗族麵子強行上位做的管帶,論德行論能力論勇武,這兩人都是二十幾個管帶裏最弱的,自從張華軒在揚州一戰後把軍隊死死抓在手裏後,論功論德提拔軍官,軍中不少張氏族人不夠資格,有的被貶斥開革,有的降調使用,隻有這哥倆最得張紫虛的喜歡,老爺子特意打過關照,小小不言的就讓張華軒訓斥幾句了事,不要開革降調他們,在揚州之後,這兩人也算事事小心,大麵上練兵訓練都過的去,張華軒也就隱忍了下來。

隻是這為將做戰的事兒,委實來不得半點虛假,張氏這哥倆平時看起來還像模像樣,遇到這緊急的當口,麵對敵騎突然進襲,兩個管帶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反應,沒有了軍官的指揮,淮軍兩營官兵端著刺刀連連敗退,後頭兩個營見勢不對上來增援,卻因為前頭兩營敗退,也不能把劉永敬的騎兵趕走,兩軍一時陷入混戰之中,局麵明顯對淮軍不利。

劉永敬揮舞著手裏的大刀,這是圩子裏的鐵匠精心打造,遠比普通的兵器精銳,雖然淮軍的刺刀在鋒利程度上遠遠超過大刀,而且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槍,說的就是劈砍不如刺戳給人的身體帶來的傷害大,劉永敬大刀連劈,以他的武藝要是在往常,早就砍劈死了不少清軍,然後給四周的清軍帶來巨大的威壓,最終逼迫敵人害怕崩潰逃走,劉餓狼又贏得勝利。這一次卻與以往不同,淮軍的刺刀長而銳利,明晃晃的刺刀尖鋒利的刺眼,使得人無法忽視刀尖所向,而且,除了刺刀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長槍兵也夾雜在火槍手的陣列裏麵,比起刺刀,黑漆漆的長槍槍身並不顯眼,然而對騎兵的威脅卻更加的大,經常有幾個長槍兵吐氣開聲,一聲:“殺”字之後,一個騎兵的肋間被長槍戳出一個碗口大的血洞,連慘叫都發不出來,就這麼栽倒在地上。

他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小心謹慎行事,看起來勇不可擋,奮不顧身,卻隨時注意自己身邊敵軍的動向,他的伴當在往常也早就大砍大殺,這一次卻隻能小心翼翼的護衛在他身邊,不敢稍離左右。

如此一來,剛剛的有利局麵並沒有立刻擴大效果,沒有使敵軍成片的崩潰,不過劉永敬看到對麵的敵軍眼神裏明顯有了恐怖害怕的味道,這意味著隻要他繼續努力,就很有可能把握眼前的有利局麵,把敵軍的右翼先行擊潰。

右翼的情況顯然引起了張華軒的注意,英製滑膛火槍的威力極大,撚子們仗著人多勉強衝到陣前,卻已經有了很大的死傷,可以說淮北這裏民風果然是彪悍的很,冷兵器時代一支軍隊戰損超過一成,這支軍隊的主帥就可以想辦法逃跑了,剛剛的那一次衝鋒,撚軍的死傷肯定是在兩成左右,居然還能衝到淮軍陣前,這說明帶兵的主帥很有決心,而部屬也極為彪悍勇敢。

正麵的撚子已經開始潰敗,張華軒清楚的看到,在淮軍的包圍線裏,一杆撚軍劉字大旗下,一個來回衝鋒勢若瘋虎的猛將被一個淮軍士兵一槍托打在臉上,那個剛剛還勇不可擋的猛將在原地打了幾個圈,然後轟然倒下。

左翼的敵騎也沒有撿到任何便宜,張國梁親自領著三個營的長槍兵夾雜在火槍兵裏,他是副將身份領營,此人戰場經驗豐富,平時的訓練也有一套,加上有趙雷這個綽號趙瘋子的猛將也在左翼,三個營的長槍兵把劉天台的騎兵逼的連連後退,通常一次槍兵一起戳刺後,就有不少騎兵慘死,連帶戰馬也被戳死戳傷了不少。

Tip:收藏+分享新中華再起,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