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宴客(1 / 2)

張華軒默然點頭,當時的中英貿易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因為閉關鎖國的國策,英國人並不能大規模的往中國傾銷貨物,後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簽訂後,清朝政府無力保護本國利益,英國人開始向中國大量傾銷棉紗製品,從成本布匹到棉花,整個對華貿易的七成全是棉紡製品,英國工業化的成果在中國迅速轉化成實際的利益,再加上萬惡的鴉片貿易,原本中國對英國是順差,每年英國流入中國的白銀是二三百萬兩白銀,到了現在,中國卻是每年對外輸出一千萬兩白銀,國家在大失麵子之餘,也在無休止的大量失血。

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由嘉慶年間的GDP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開始迅速滑落,被西方列強遠遠拋下,始作俑者,便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西方工業傾銷。

因向張紫虛慨然道:“洋人能辦的事兒,咱們也能辦!那蒸汽機咱不能造,不過咱們能買,還有那紗錠,咱們也能去買,咱買紗廠興辦起來,就能與那些洋布打打擂台,他們可能英國比咱們成本低,不過到了中國,還得是咱們本土出產的更合百姓心意,成本也更低,出手價格也低,這樣一來,就能搶占市場,把洋鬼子給擠出去!”

張紫虛聽到這裏,卻是有些擔心,不覺向張華軒問道:“你打的這個主意,洋人也不會不顧慮,那他們肯賣機器給咱們?”

張華軒笑道:“洋人對商行也不能完全控製,賣棉紗的和賣機器的是兩碼子事兒。況且說了,中國市場極大,由南到北十幾個省份他們還吃不下來,更甭提咱們這八字還沒有一撇。”

“這到也是。”張紫虛見兒子算無遺策,心中極是欣慰,當下老懷大慰,向著張華軒笑道:“吾兒如此精明,我還有什麼好說的?你要怎麼支持,說出來便是。”

張華軒也甚是得意,想到自己還有這樣的生意頭腦,也很覺驕傲。他建新軍,買火器,訓練士卒,都用的是前人經驗,自己的想法不多。生在一個大富之家,得到家主支持,再辦不成什麼事,他張華軒難道是豬腦子不成?

倒是這個辦紗廠,用本土布與洋布爭市場的想法,卻是自己靈機一動而出,如果事情可行,不但他可以先改變整個蘇北,使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也能在二次鴉片戰爭前,就與英國佬與法國人先打一場經濟戰爭!

當下向著老爺子笑道:“別的也沒啥,買蒸汽機,估計得一百萬以上的銀子,再買紗錠,又得好幾十萬,以咱們一家之力,很難辦的起來,最少還得找兩家合夥,才能把此事操辦起來。”

其實張華軒若是狠命搜刮厘金,以他的權力不管把厘金怎麼用,朝廷也沒有什麼二話,他也能假借官股的名義,用公款建廠,再據為私有,當時的大商人其實都是公私難分,不管是胡雪鹽或是盛宣懷,都是如此。

而張華軒隻是覺得,他的大興紗廠將是中國第一座具有現代意義的工廠,它將是中國進入工業化的標誌之一,讓它在一開始就有官商合辦的陰影,甚至是公私不分和官商勾結,未免太對不起自己的苦心。

而淮安一地,大商人巨富很多,完全有能力憑幾家商人把此事就興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