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勝(2)(1 / 2)

這一切被張華軒看的真切分明,其實這時候敢出來反抗滿清統治的多半是好漢子,太平軍的失敗在於它的核心仍然是一次普通的農民起義,然後披上了一層宗教的外衣,它的上層在得到一點成就後就隻顧著享樂,沒有正經的綱領,沒有奮鬥的目標,爭權奪利導致內鬥,自己把自己的力量消耗貽盡,最終導致失敗。

不過這是太平軍上層的失敗,而不是這些為了反抗****和異族統治揭竿而起的普通士兵的失敗。

他此時也不忍心再看下去,一轉身看到長槍兵的幾個營還呆在城角等候命令,當即便向苗以德道:“派人傳令,讓長槍營盡數出擊,把突到城下的發匪盡數剿滅。”

與敵人一交戰就大勝,苗以德顯的比張華軒還興奮,向著張華軒行了一個軍禮答應下來,精神抖擻的親自跑下城去傳令。

一路上不少軍官與士兵看到苗以德從身邊跑過,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這個中軍營實際上的管帶。

經此一戰,雖然仗還沒有打完,張華軒在軍中的威信已經大漲,整個戰場的指揮都是道台大人一人決定,剛剛太平軍黑壓壓殺過的時候,軍心有些不穩,也是張華軒迅速穩定了局麵,用種種手段穩定了軍心,然後自己端坐在最前線指揮戰鬥,雖然他沒有赤膊上陣,不過諸如種種的表現,已經使這些淳樸的士兵深深相信,張華軒不但在訓練時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在戰場上他也是所向無敵!

這樣一來,如苗以德這樣的中軍軍官,也得到了大夥兒的尊重,一路跑下來,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用這樣的一種形式,表達著對張華軒的尊重與愛戴!

苗以德當然也明白這些,所以當沿路的士兵對崇敬的眼神看向他時,他的胸膛就越發挺高,用完美無暇的軍容軍姿,接受著士兵對張華軒的尊敬之意。

等他到得長槍營駐處時,十幾個長槍營的軍官立刻圍攏過來,城上的戰鬥他們並沒有參加,具體情形也不知道,隻是知道火槍威力巨大,幾輪齊射就打退了敵人,而他們自己一是沒有親眼看到,頗有遺憾,二則此戰勝利,火槍兵們大出風頭,而長槍兵原本就感覺比火槍手矮了一頭,如果這一仗打過去後他們一點功勞沒有,隻怕以後在火槍兵們更加難以抬頭了。

看到這些軍官焦急的目光,苗以德自然理解,當下便向著對方傳達了張華軒的軍令,諸軍官立刻大喜,紛紛行禮答應。

苗以德傳令之後任務完成,當下卻不想立刻回到城頭,隻是微笑著站在一邊,看著諸軍官動員軍士。

一個管帶是剛剛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新任軍官,也是姓張,全名國梁。原本是個土匪,凶悍勇武,原本是江南大營欽差大臣向榮麾下的把總,張華軒不知道從哪裏聽說此人名氣,特別用小船偷偷過江,卑詞重金,從向榮手裏把此人挖了過來,一過來直接就任了管帶,因為此人也是張姓,又曾任綠營把總,眾人倒沒甚話說,此人一下子受到重用,張華軒的淮軍也象個軍隊樣子,因此也就欣然留下,迅速融入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