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見或不見(1 /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

玉辰按那聲音指示,進入茅屋,又找到一個洞囗。永黃山是屬什麼的,動不動就是一洞?下洞前行不遠,又遇一轉彎處,過了轉彎,洞身突然縮小,比入口處闊不多少,隻是稍稍直了一些。再向前,洞身又漸漸變寬,火把燈球林立。幾十丈過後眼前竟出現了一扇門。玉辰心想:”這大概便是永黃真人的居室了吧。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於是伸出手去敲門。

“慢。”使玉辰不由自主地縮回了手。那聲音又傳來:“永黃真人乃一代豪傑,豈肯閑居於土洞之中?你定是聽了些訛傳,或中了奸計。”

玉辰並不做聲,再次慢慢地伸出手去。

“你若一心求死,我也無法可想。”那聲音頓了頓,“看你是個料子,我才救你。”玉辰終是沒有碰門環。良久,玉辰道:”你如何教我相信你?”

“後退三步。”

“你是何人?”

“我?一個不忍看你死的人。你後退三步,便可知所欲知。”

玉辰終於退了三步。颼——一粒沙子從身後疾速飛來,玉辰知道這粒沙並不是射向自己,而是直奔門環。一念之間,沙立即打在銅環之上——轟隆隆,就在玉辰前麵三步遠之處分上﹑下兩路插出數十根銳利的鋼錐,相互交錯直抵洞底和洞頂,若是立在中間非給戳成蜂窩不可。同時門上又有幾百顆毒針噴出,幸而有準備,離門又遠,加之部分毒針已被鋼錐格住,玉辰才勉強得以無恙,否則早已成了篩子。

片刻,門開了,從裏麵伸出兩個大鉤子,向鋼錐柱中間一夾,鋼錐便慢慢抽去(剛才若是玉辰不退步,就會被這兩個鉤子鉤住);然後兩個大鉤子縮回到屋內,慢慢分開。順眼看時,玉辰終於發現屋中堆了不少白骨和血肉模糊的屍體。

這樣的機關也許不能致玉辰死地,但也決計讓他好活不了。玉辰呆立了良久,轉身走開了。

歇明嶺下,清風拂碧草,晚霞漫山腰。”站住——”一個粗獷的聲音在山坳裏傳開,”白老頭,你給我站住!”一個老者跑過來。這老者約六十歲年紀,身著青衣。他肩頭滴著血,正是丟了大蛇蟾的那位青衣老者。後麵不遠處追了一個中年大漢,大漢手提大刀,一邊跑一邊呼喊。漸漸地老者少了力氣,慢了下來,離大漢越來越近——終於近到了一刀之內。大漢砸刀便砍。老者閃過,翻身還了一掌,卻因重創之餘並無很大力道,被大漢輕鬆封住,自己反而後退幾步。大漢毫不放鬆攻勢,撲上去斜向掄刀又劈下。幾招過後,老者已然敗落。

突然,大漢腳一滑,險些栽倒。老者見有機可乘立,即揮掌拍出。卻不料那大漢斜身旋轉半圈,一肘點在老者”膻中”上。老者撲倒在地,方知中了大漢的計。大漢雙目噴火,舉起了大刀。老者甩頭閉上了眼,等待挨下這最後一擊。

隻聽”當”一聲巨響,老者腦中一片空白,卻並未感到絲毫疼痛,抬頭掙眼看時,隻見一小道士用劍隔住了刀。大漢吃驚,斜眼看著小道士不語。小道士也低頭不出聲音。

良久,老者起身道:”啊,原來是你!被大蟾蜍咬的人。”又對那大漢道:“你的大蛇蟾咬的便是他!”這道士正是玉辰。原來玉辰不想回歇明嶺,幾天來四處閑走,正巧碰到此事。那大漢終於開口狠狠地道:“你被大蟾蜍咬了?”玉辰卻反問:“得饒人處且饒人,這位壯士何必下此殺手。長者如何得罪了你?”

“哼!你問他?”大漢手指老者說道

老者低下了頭。那大漢道:”十年前,我才九歲的女兒得了一場大病,四處訪醫尋藥,總算救回了小命,但因吃藥太多而雙目失明,幸虧破塵大師路經此處。”

一提破塵,玉辰的心一震。大漢繼續說道:”他給了我一隻大蟾蜍和一包藥,讓我用藥養半個月,然後蟾蜍會張出牙,變為蛇蟾,並讓它咬我女兒的手指,就可使我女兒複明。不想這姓白的惡人竟盜了我的蛇蟾,害得我女兒至今仍不見光明。你說這惡人該不該死?

“十年來,我一直在找他,總算是黃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給他撞見了!小道士,雖然蟾蜍咬了你,但是我很清楚該找誰算這比帳。請你讓開。”

“難道,”玉辰控製著大漢的刀,不費絲毫氣力。大漢越發凶狠,真切地道:“我自知不是你的對手,你若退開最好,否則縱然拚了這條性命不要我也不會甘休!”玉辰敬重之心油然而生,沉思片刻,緩緩地道:”就沒有和解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