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嬉笑怒罵安軍心(1 / 3)

李鑒看了一眼髙鎮等人,又慢慢地說:“我算是明白,你們為什麼品不出這茶味兒的由頭了。這是書讀少了的緣故。從明天起,我來組織你們讀書,多讀點書,我想就好了。”

髙鎮等人剛才還為不用再品茶而感到慶幸,現在一聽要讀書,腦袋是“嗡嗡”地響。餘成千說:“大將軍,咱們還是品茶吧,我想多品一會兒,感覺就出來了。”其他人,聽了以後,也都跟著附和髙鎮的話語。

李鑒說:“不行,不行,再品也就是那麼回事兒。從明天起,先讀《孫子兵法》,讀完《孫子》,讀《孟子》。讀完《孟子》,讀《老子》。讀完《老子》,讀那個什麼來著……對了,《韓非子》,法家的。哦,還有《論語》。諸子百家,都多多少少學一學,有好處的。”

髙鎮等人等人一聽要讀這麼多的書,冷汗從腦門流到了腳底,紛紛向李鑒求饒,勸李鑒收手。李鑒說:“這是軍令,軍令如山,必須執行。不讀書哪兒成啊,身為大唐將領,要能文能武,能上能下。不讀書,不知兵法。說出去都要笑死人的,更重要的是咱們丟不起那人。”

髙鎮見讀書避免不了,就改口說:“大將軍,這個《孫子兵法》呢,我們都看過,《孫子》咱就不讀了啊。”

李鑒說:“哦,你們都讀過是吧?”

髙鎮等人都異口同聲地說:“讀過,讀過。”

李鑒說:“餘成千,你讀過嗎?”

餘成千被李鑒問得緊張不安,低下頭小聲說:“回大將軍,應該讀過吧。”

李鑒說:“到底讀過,還是沒讀過?”

其他人在一旁給餘成千壯膽,逼他說自己讀過。餘成千見眾意難為,便挺起胸膛,站起來說:“我讀過,而且讀了幾十遍呢。”

李鑒說:“哦,你可真夠用心的,我就讀了五六遍,你比我讀的次數還多。好,不錯。這樣吧,我來開個頭,你背一篇,你要是背的上來了。咱這《孫子》就不讀了。”

餘成千剛才被髙鎮等人逼出來的勇氣,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是一個乞丐被人塞了一錠金元寶,可去一買東西才知道,那錠元寶原來是個假的。但是,髙鎮等人還是給餘成千不斷地打氣,並且用手指著各自胸脯,意思是有他們在別怕。餘成千見到這般情形,隻好說:“好的,大將軍,你問吧!”

李鑒說:“你聽好了。始計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開始,往下背。”

餘成千的豎起耳朵聽著旁邊的髙鎮、王震宇、楊啟賢,他們開始給餘成千小聲嘀咕,餘成千斷斷續續地說:“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

李鑒見餘成千身邊的人,不停地動著嘴皮,表情嚴肅地說:“你們誰要是再給他說,就把《孫子兵法》抄上一千遍,抄不完不準吃飯。”

髙鎮等人馬上把嘴閉上,李鑒說:“過來,站到我旁邊來背。”

餘成千霎時間頭皮發麻,極不情願地來到李鑒的身邊,麵對著髙鎮、楊啟賢、王震宇。李鑒說:“轉過身去,背對著他們。”

餘成千轉過身,李鑒說:“剛才你背到了,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往下走。”

餘成千說:“四曰法,五曰將。”

李鑒說:“錯了,是四曰將,五曰法。往下接著走。”

餘成千口齒淩亂,說:“大將軍,這篇我……我……我記……記得不大清了。”

李鑒說:“好吧,再給你一次機會。作戰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往下背。”

餘成千孤立無援,急得是滿頭大汗。髙鎮小聲對旁邊的楊啟賢、王震宇說:“這人的腦袋怎麼這麼笨的,連這個都不知道。”

楊啟賢說:“是呀,我記得我們給他說過不下八百遍了,就是老記不住。”

王震宇說:“腦袋裏不想事兒,這能怪誰。”

李鑒說:“下麵誰還在說話啊?再嘀咕,我就把你們的牙都打掉。”髙鎮等人正襟危坐,不再言語。

李鑒回過頭來問餘成千說:“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啊?”

餘成千實在是沒轍了,便轉過身來,坦然交代說:“大將軍你饒了我吧,我根本就認識不了幾個字,你現在讓我背書這不是笑話嘛。你還不如給我一刀呢。”

李鑒嘲諷餘成千說:“你這還理直氣壯的。我記得我給你說過,沒事兒的時候多識點字,多看看書。而你呢不是去喝酒,就是帶著人到處打獵遛狗。還經常穿著鎧甲,騎著高頭大馬,到長安的曲江池找美貌女子,還專找大家閨秀,眼頭兒還挺高。你說你年紀不大,花花腸子倒不少。當然了,這是你自己的事情,隻要不胡來,我不管。可你想想,大戶人家的女子,可都是讀過書,認識字的。你就是打的仗再多,戰功再顯赫,肚子裏沒點墨水,人家說一句,窈窕淑女,你連君子好逑都不知道,你怎麼跟人家交流啊?到時候除了丟人,還剩下什麼呢?”李鑒說完,髙鎮等人笑的合不攏嘴。

餘成千小聲說:“大將軍,這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是知道的……”

李鑒說:“哎呦,你說你一個將軍不知道兵法,倒還懂得《詩經》啊,你真有能耐。那你肯定是在那些大家閨秀麵前,很吃得開啊?”李鑒說完後,髙鎮等人已經笑的肚子痛了。

餘成千坦誠地說:“大將軍,我就知道這一句,至於說是不是《詩經》裏的,我就不曉得了。其實,還真丟了不少的人。”

李鑒說:“丟人沒事兒,關鍵是:吃一塹,要長一智。不能老丟人。”

餘成千說:“我知道,我明白。大將軍,剛才你說的那個《論語》就沒個帶“子”的,還需要學嗎?”餘成千剛一說完,髙鎮等人早已笑翻天了。

李鑒無奈地揉了揉發痛的腦袋,拍著文案衝餘成千大聲說:“這個《論語》是孔子及其門徒的語錄,怎麼就沒個帶“子”呢。再說讀什麼書,跟帶不帶“子”有個屁關係。我告訴你從明天起,讀了多少書,你就把當天讀過的抄十遍,抄完拿給我,我親自察看。聽清楚了沒有?”

餘成千說:“是,大將軍。”

李鑒說:“別站我旁邊,坐回去吧,丟人。你說你連這個最簡單的常識都不知道,說你是文盲都是高估你了。”

餘成千悻悻的回到座處,髙鎮說:“大將軍,這個《孫子兵法》我們三人都能倒背如流,就讓餘成千一個人學算了。”

李鑒說:“不行,會背也要學。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我也要學的。你們學完還要寫心得體會,知道嗎?”

髙鎮說:“是,大將軍。”

楊啟賢說:“大將軍,你讓我們讀書,可我們看不懂誰來教我們呢?莫非是大將軍來教我們?”

李鑒有點為難地說:“這個……這個其實我有些地方也不是很懂。這樣吧,我們每到一個州縣,就請那些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來教我們。我們一路走,一路學。正好是: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何樂而不為?等走到範陽,這書也就讀的差不多了,品茶自然也就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