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點點頭苦笑一下,道:“我也隻是從電,嘿,偶然知曉其中一二,就知道他們肇始於波斯國,信奉光明火神,又主張戒葷吃齋。其他的卻是知之甚少。可以說連他們信奉火神緣何亦是不得知曉。所以隻能算是隻知皮毛。”差點就說是從電視劇裏看得的,中國後世的名叫便是由波斯的拜火教東傳發展再結合本土演化而來,那是金老在倚天裏說的。
無崖子道:“若是沒有到過西域能夠知曉這些已經是打不簡單。瑣羅亞斯德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主張在善與惡的鬥爭中,人們站在哪一方麵,具有個人的自由意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死後之待遇如何,便是根據他自身造化所定。如今聲勢如日中天的佛禪亦繼承了此種思想。他們還把人生前的活動分為思想、言論、行動三類。每類中均有善惡兩種,並將其與天堂、地獄相聯係,“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從善者將逐步進入天國,首進天堂之善思天,次進善語天,繼進善行天,最後步入光明天,即永恒之天堂。他們還相信靈魂轉世,傳說人死後其靈魂在其屍體上停留四天,以檢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進入裁判之橋,有群狗守護,如其為善者,將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惡者,迎之者為女鬼,將其引上地獄之途,永受沉淪之苦。這說明該教已出現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與否非與生俱來,而是取決於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論、行動。”
看得兩人聽得津津有味,他續道:“他們以火為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化身,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東西。火的清淨、光輝、活力、銳敏、潔白、生產力等象征神的絕對和至善,因之火是人們的“正義之眼”。故其俗以拜火為崇尚神之表現。對火的禮讚是教徒的首要義務。他們不建神廟,不造神像,但有專職祭司,稱麻葛,是聖火與祭祀的司理人物。他們主持祭禮,行禮儀,敬奉聖火,使之長明不熄。其禱告方式不與佛同。”
“其武功更是獨樹一幟,密不可測,我首著遇上也是半響一籌莫展,束手無策,隻得使用最佳法門,閃避騰挪。隻待與瑣德阿魯交際過後方可勉強應付得來。也才真正知曉他的神秘詭異高深之處。”無崖子露出歎服的神色,緬懷道。
蘇星河見無崖子其功法評價如此之高,雖未及見過也是心中思索,究竟其貌何樣。
段譽從金老的書中曉得其詭異之處,即便是強如張無忌初次遇上也是一頭霧水,難施身手,隻待後來弄懂了聖火令,放才能夠相抗,道:“他們的功夫是否與他們的‘拜火令’有關呢?”
無崖子訝然望他,不知他為何知道,道:“譽兒竟知曉他們的‘拜火令’,更知上麵有奇異武學。你讓為師有些看不透哩!”
段譽聞言暗歎慚愧,要不是自己是個後來人,怎敢再無崖子麵前賣弄,謙然道:“弟子也是機緣巧合之下聽聞,並且身上恰好便有一塊‘拜火令’”說著他便從身上取出聖火令。
無崖子既然對拜火教如數家珍般到來,又能夠與那天竺鬼談武論功,定是懂些梵文,能夠破解這拜火令上的秘密。豈有不立即奉上之理?
無崖子接過審視半響,又用手輕輕在上麵按了按。段譽和蘇星河均是高手,自是懂得他正在用真氣試探真假與否。
“果然是‘拜火令’,不知譽兒是如何得到的?”無崖子鑒完先是肯定不錯,又向段譽問道。(讀者:越扯越遠了,原著在哪裏?作者:···)